越通社河内——越南许多地方都拥有巨大的碳信用额利用潜力。如果得到充分重视,这将为当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根据《越南碳市场建立与发展提案》的路线图,越南将从2025年6月起启动碳市场试点阶段,并持续至2028年底。在此阶段,碳信用额将作为主要商品,在由国家管理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有效发挥优势
本质上,碳信用额是一种代表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或当量温室气体权利的资产。在国际市场上,《巴黎协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碳信用额价值最高,而自愿碳信用额的价格则在每个信用额为0.25美元至30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标准和环境效益。
越南被国际专家和合作伙伴评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创造碳信用额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越南已有300多个计划和项目根据碳信用额标准注册实施,其中约150个计划和项目获得了超过4000万个碳信用额,并在世界碳市场上进行了实际交易。
近年来,越南根据碳信用额标准实施了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林业领域,越南通过减少中北部地区的森林排放,已交换了103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推进“100万公顷优质低排放水稻种植区”发展提案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地方层面,越南碳信用额交易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目前,已有23个地方提供碳储存服务,并有6个地方获得了碳信用交易许可,包括:清化省、义安省、河静省、承天顺化省、广平省和广治省。
许多拥有林业优势的地方正在为参与碳信用额市场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安沛省拥有森林面积43.36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超过24.558万公顷,人工林面积超过18.8万公顷,已基本形成服务于省内外加工的专业化人工林区。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和研究,如果人工林每年能够吸收15立方米二氧化碳,那么安沛省天然林和人工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超过470万吨。假设所有天然林吸收的碳都以最低价格(约5美元/吨二氧化碳)销往国外,安沛省每年的碳信用额价值可达近5500亿越盾。
广平省也拥有优势,拥有超过59万公顷的森林,其中超过46.9万公顷为天然林,森林覆盖率为68.7%,森林质量相对较好。2023-2025年,该省通过出售碳信用额获得了2350亿越盾的收入,为近1.1万名森林所有者创造了收入,为可持续森林管理和保护做出了贡献。
金瓯省也是红树林种植面积大的地方之一。据估计,每公顷红树林可以以每信用额5美元的价格开采数百吨碳。对于河静省、义安省以及中北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来说,这一机遇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助推器。
据分析,越南森林可产生约5000万至7000万吨剩余森林碳信用额,如果成功出口,将带来数千亿越盾的收入。此前,2023年,越南林业部门已通过世界银行成功出售了1030万个森林碳信用额(相当于1030万吨二氧化碳)。按每吨吸收二氧化碳5美元计算,合同总价值高达5150万美元(约合1.25万亿越盾)。
早日完善法律依据
发展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杜英才副教授、博士在评估地方从碳信用交易中挖掘经济价值的潜力时表示,从前到现在,每个地方只对发展工业、农业或服务业等领域给予关注。然而,并非每个地方在这些领域都具备优势。
杜英泰副教授评论道:“在森林或沿海地区拥有优势的地方可以立即考虑制定战略,挖掘碳信用额交易的潜力。如果做得好,其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许多其他领域。这种价值具有双重性,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杜英泰副教授认为,在很多地方进行机构重组、简政放权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将碳信用额市场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专家阮孟海博士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实际上,地方拥有许多的潜力,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自上而下、同步、完整地完成法律依据。
“有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各地方就会更主动地参与到这一领域,挖出和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现为农业与环境部)气候变化局温室气体减排与臭氧层保护处处长梁光辉博士表示,在技术、法律和意识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许多地方仍然认为,他们能够出售的碳信用额取决于他们拥有的森林数量。因此,重要的问题是互补性,以及需要加大力度增加碳吸收量,然后再考虑出售碳信用额。
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让碳信用额市场有效运作,需要各部委、各行业和地方密切协调,完善体制,实现排放数据准化,提升企业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越南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而且还能开辟新的融资机会大门,提升地方乃至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来源:《越南人民报》)

更多

2025年上半年胡志明市经济增长7.49% 创2020–2025年阶段新高
2025年上半年,合并后的胡志明市地区生产总值(GRDP)同比增长7.49%(若含原油增长6.56%)。这是2020-2025年阶段同期的最高增幅。其中,合并前的胡志明市GRDP增长7.82%。

越南与保加利亚探讨促进经贸投资合作的途径
7月3日,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与保加利亚商工会(BCCI)联合举行越南—保加利亚经济合作论坛。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保加利亚商工会主席茨维坦·西美昂诺夫(Tsvetan Simeonov),保加利亚外交部副部长尼克莱.帕夫罗夫(Nikolay Pavlov)等领导代表一同出席。

2025年上半年河内市预算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76.3%
据河内市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经济社会形势报告,2025年上半年,河内市国家预算总收入预计实现392.1万亿越盾,完成年度法定预算的76.3%,同比增长51.4%。

今年上半年广宁省经济增长逾11%,排名全国第八
据广宁省人民委员会报告,2025年前六个月,广宁省地区生产总值(GRDP)同比增长11.03%,在全国63个省市中位列第八,延续了稳定的高增长态势。

7月4日上午越南国内黄金买入价和卖出价下降40万越盾
7月4日上午9时20分,西贡黄金珠宝公司(SJC)和DOJI集团将每两金条(37.5克)买入价和卖出价分别定为1.189亿越盾和1.209亿越盾,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均下降40万越盾。

7月4日越南国内市场美元买入价超过26000越盾
7月4日上午,越南国内各商业银行的美元和人民币卖出价均呈现上涨趋势。

对美市场贸易促进研讨会即将举行
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近日表示,将于7月16日以线上形式举办“对美国市场贸易促进促进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聚焦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包括美国消费趋势、技术标准、原产地规则、进口税、物流体系,尤其是跨境电商渠道。

两级地方政府:越南-瑞士经济论坛寄望于“重绘山河”的进程
在全国各地同步举行两级地方政府相关决议和决定公布仪式之际,越通社驻日内瓦记者于7月1日就这一历史性时刻采访了瑞士-越南经济论坛(SVEF)代表。

越美达成贸易协议后越南国内市场美元和人民币价格均上涨
7月3日上午,在越美达成贸易协议的消息发布后,越南国内各商业银行的美元和人民币卖出价均呈现上涨趋势。

政府例行记者会: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高于预期0.2%–0.3%
据初步预计,第二季度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7%,上半年增长7.31%。截至6月30日的最新数据表明,上半年GDP增长可能比预期高出0.2%–0.3%。

2025年上半年越南冷冻榴莲出口同比增长两倍
2025年上半年,越南新鲜榴莲出口总量近13万吨。其中,冷冻榴莲出口量为14282吨,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冷冻榴莲出口前景持续向好,因其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保鲜周期。

胡志明市:瑞典利乐投资超2亿欧元无菌包装工厂竣工投产
7月3日上午,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与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瑞典利乐公司(Tetra Pak)在胡志明市永新坊VSIP II-A工业园区举行无菌包装工厂二期项目竣工仪式。

和发集团最大吨位货船已投入运营
越南和发集团近日接收载重达11万吨的干散货船The Momentum号,这是目前该集团船队中吨位最大的船舶,标志着和发为扩大海运运输能力、准备在和发榕桔钢铁综合体加速生产阶段的重要一步。

越南保障性住房贷款利率降至5.9%
据越南国家银行7月2日发布的消息,自202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保障性住房贷款利率将适用新的优惠政策。

7月3日15时起越南各类成品油价格一律大幅下降
越南工贸部与财政部7月3日下午联合发布决定,继续下调国内各类成品油价格。

越南橡胶行业力争2025年出口额达33亿美元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既定2024年橡胶出口额约达33亿美元的目标,较去年同期下降4.6%。若今年上半年橡胶出口额达到12亿美元,那么下半年需完成21亿美元出口任务。

越南水产品出口面临不可预测挑战
据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越南水产品出口额8.76亿美元,仅同比增长4%,为上半年最低增速,远低于5月超20%的增长水平。

越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越南与美国近日就建立公平互惠的贸易协定框架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分析人士指出,这一重要成果得益于越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布局和充分准备。

《PassportNews》杂志:越南与以色列携手共踏新征程
在越南与以色列在贸易、旅游、投资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越南驻以色列大使黎德忠近日接受了《PassportNews》杂志的专访,就两国合作前景、未来愿景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享。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提交2025年10月国会会议
7月2日下午,在财政部举行的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记者会上,财政部税费政策管理与监督局副局长张伯俊表示,财政部已会同各部委、行业和地方政府起草《个人所得税法》替代法案,并将其上报政府,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该法案纳入2025年法律法令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