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九次会议:从2025-2026学年起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政策

26日下午,国会表决通过了国会关于免征农业用地使用税的决议;国会关于对学前儿童、中小学生,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的决议;国会关于推动3至5岁学龄前儿童普及学前教育的决议。

从2025-2026学年起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政策。图自越通社
从2025-2026学年起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政策。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26日下午,国会表决通过了国会关于免征农业用地使用税的决议;国会关于对学前儿童、中小学生,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的决议;国会关于推动3至5岁学龄前儿童普及学前教育的决议。

从2025-2026学年起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政策

在与会的441名国会代表中,有440名代表投票赞成,国会通过了《关于对学前儿童、中小学生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机构就读的普通教育学习者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的决议》。

该决议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并于2025-2026学年开始实施。

该决议规定,对以下对象免除或资助学费:在国民教育体系所属教育机构就读的学前儿童、中小学生、普通教育学习者,且为越南公民或在越南居住但尚未确定国籍人士。

实现对3至5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同日下午,国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实现3至5岁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的决议》。

quoc-hoi-thong-qua-nghi-quyet-ve-mien-hoc-phi-2606.jpg
国会表决通过国会关于对学前儿童、中小学生,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实行学费减免与资助的决议。图自越通社


关于实施目标和原则,该决议规定:到2030年,全国100%的省和中央直辖市实现对3至5岁儿童学前教育普及达标。

对3至5岁儿童实行学前教育普及,由国家保障必要资源,并依法推动社会化参与。教育普及工作将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既定路线图稳步推进,确保符合学前教育普及的各项规定要求。

关于实施的机制和政策,决议规定如下:应依法投资发展幼儿园和班级网络,保障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学前教育教师;保障3至5岁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教师及员工的相关待遇和政策;依法动员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该决议将有助于缩短各地区在教育可及性方面的差距,保障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充分体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爱与责任;对山区、偏远地区、困难地区以及贫困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以与会的444名国会代表中的443名代表投赞成票,国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免征农业用地使用税的决议》。(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图自越通社

裴青山:政府总理范明政为天津带来新时代的创业精神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一行圆满结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值此机会,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就本届年会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越南代表团所做的贡献接受了越通社特派记者的采访。

政府总理范明政参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图自越通社

政府总理范明政参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16届新领军者年会(WEF)并在中国开展系列活动框架内,6月26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上海市参观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地遗址和浦东新区——上海及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典范。

范明政会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会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圆满结束在中国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的议程后,6月26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继续前往上海市进行工作访问,并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

第13次越印政治磋商和第10次战略对话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副外长级政治磋商和战略对话举行

6月25日,越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副部长阮孟强与印度外交部副部长佩里亚萨米·库马兰(Periasamy Kumaran)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共同主持了第13次越印政治磋商和第10次战略对话。越南和印度外交部多位官员出席会议。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6月26日上午前往上海证券交易所(SSE)考察。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考察上海证券交易所并了解国际金融中心运行情况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并开展访华相关活动期间,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6月26日上午前往上海证券交易所(SSE)考察,深入了解该交易所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经验。

范明政总理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提出打造富强可持续亚洲的“五大先锋”倡议

6月25日下午,在出席于中国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第16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题为“‘亚洲世纪’正面临险境吗?”分论坛上致开幕词和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