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平福省蒲登县这片曾经是战场的土地,如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翠遍布群山峻岭,电力、道路、学校、医疗站点延伸至村村巷巷。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安康。
五十年——虽不算漫长,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彰显了平福省蒲登县党委、政府、军队与人民在家乡建设事业中所展现出的正确领导和坚定决心。
从一片曾经遭炮火轰炸的战地……
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争中,蒲登是一个战略性区域,位于西原地区与东南部的交界处。在这里,敌人极力建立基地并破坏我们的革命事业。
敌人疯狂征兵,将民众强行掳到战略村,希望借此分裂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然而,怀着统一与独立的渴望,发扬革命英雄传统,蒲登的军民在敌人腹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如在达克瑙(Đăk Nhau)建立的“半罐”基地和在义中(Nghĩa Trung)建立的“共产村”。
在这里,许多少数民族青年早已觉醒,投身革命,成为蒲登山林的杰出儿女,如人民武装力量英雄—雕翁(Điểu Ong),抗美勇士—雕氏雷(Điểu Thị Lôi)等。

《巴黎协议》于1973年签署后,随着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趋于有利,越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发起“14号公路—福隆战役”。在战役指挥部的领导下,1974年12月14日10时30分,我军完全控制了德丰县行政中心,彻底解放了蒲登地区。
到转化成一个宁静宜人的旅游目的地
解放后,蒲登县党委、政府和人民一方面集中力量克服战争后果,进行改造并建设新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斗争,打击Fulro分子及伪军、伪政权残余势力,维护革命政权。
蒲登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刘表示,解放50年后,这片曾是山多人稀、贫困户占比高、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薄弱的山区县的蒲登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6个乡镇、总人口约15万人的地区,展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进步。

在重新设县之初,农业占全县经济结构的90%,而如今已降至近40%;工业比重提升至超过26%,商贸和服务业占比达到34%。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贫困户比例大幅下降至仅剩0.31%。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乡际道路实现了沥青化,100%的村际道路实现了硬化;99%的居民家庭已接入国家电网;从县到基层的文化设施持续完善等。
蒲登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强调,该县将同步展开具有突破性的各项措施,以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决心贯彻落实,践行“敢想、敢做、敢担当、敢说、敢于创新突破、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工作方针。
解放50年后,蒲登这片土地共同居住着31个兄弟民族。该县正以强劲的步伐奋力前行,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期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