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赫蒙族民居

在前往河江省苗旺县同文岩石高原的山路上,游客总会被雄伟壮观的自然美景所吸引。
越南赫蒙族民居 ảnh 1河江省少数民族村寨。(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在前往河江省苗旺县同文岩石高原的山路上,游客总会被雄伟壮观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不仅如此,他们还被建筑独特的少数民族村寨所迷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赫蒙族的土墙平房。这些房子全身呈现土墙特有的黄褐色,在灰色石头围墙中显得十分显眼,构成一幅神秘而原始的画卷,让任何路人都想停下脚步细细观赏。

赫蒙族数百年来生活在高山上,恶劣的寒冷天气影响其传统住房建筑。生活观念、生活环境造就了土墙平房独特的建筑文化,泥土墙壁,屋顶铺瓦片或茅草,符合他们的生活条件,其优点是冬暖夏凉,可防范坏人和猛兽。

[弘扬赫蒙族传统文化]

为将泥土夯成墙,他们要先做一个长约1.5米,宽约45至50公分的木制模具。夯土时,人们将泥土倒进模具里,用木槌夯实,直至泥土被压实并粘结在一起。用来夯墙的泥土必须除去树根、大石块、残草等。他们要请村里数十名健壮青年前来帮忙,模具一层一层地垒上去,直到完成为止。夯实的土墙平坦、方正、坚固。完成后,家主才会选择符合其生肖的黄道吉日,走进森林砍下大树用作梁柱并进行铺顶。

越南赫蒙族民居 ảnh 2河江省少数民族村寨。(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总体上看,赫蒙族民居无论大小都要有三间房子,两道门,包括一道正门、一道侧门和两扇窗户。房子也可能有一至两间厢房。三间正房布置合理。左侧一间用来放置煮饭做菜的灶塘,也是家主夫妻的卧室。右侧的房子用来放置取暖的灶塘和客人的床。中间的房间比两侧的大,并设有祭拜祖先的祭台,同时也是接待客人和全家吃饭的地方。

走进苗旺县赫蒙族人江米史的土房时,宣光省游客何氏莲评价说:“走进这个房子,我觉得很舒适,空间相当宽大。特别是,院子中间有一块铺砖的小院,供孩子玩耍,所以总觉得很温馨、平安。”

赫蒙族民居的正门通常用上等木材制成。大门往里开,而不会往外开。赫蒙族不用铁质合页、门闩,因为他们将房子的大门视作人的胸怀。如果用铁质合页、门闩的话,这些都是硬物,如同刀剑,这样无法展现家主的好心和好客。

除了正门外,赫蒙族民居还有侧门,是举行葬礼时将死者的日常用品送进去的通道。只有送到墓地时才走正门。

越南赫蒙族民居 ảnh 3河江省少数民族村寨。(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赫蒙族传统住房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所有房子都有石头围墙。为垒成围着房子和两三百平米院落的完整石头围墙,家主及亲戚朋友有时要花数月的时间去捡石头碎片,并垒成围墙。石头的尺寸不同,棱角多,被拼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围墙,较为平坦且不需用粘合剂。
围墙的木制大门一般铺顶并贴红纸,使赫蒙族住房在岩石高原寒冷的冬天显得更为温暖。

站在自家石头围墙前,苗旺县赫蒙族人他明遮解释说:“我们赫蒙族垒石墙旨在保护房子。夏天不热,冬天也不太冷。这种围墙可挡风。”

赫蒙族民居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围墙旁通常种一棵桃树、李树或梅树。春天到来时,原始且如诗般的灰色石墙和黄褐色土墙平房美景被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梅花、李花、梨花所点缀。这一切构成了岩石高原独特的自然美景图。

历经多个世纪,今天,河江省赫蒙族依然不断创新,对自己的传统住房进行改进,以符合大自然的条件及生活、劳动生产习惯,同时保留本民族的传统特征。(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组委会供图

Photo Hanoi’25 ——连接创意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吸引来自21个国家的170多位艺术家、摄影师、策展人和专家参加。在双年展框架内,组委会将举行22场个人和集体摄影展以及29场相关活动,包括电影放映、研讨会、专题座谈会、艺术之旅和新书发布会等。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为了丰富专为"美食爱好者"打造的新旅游线路系列,10月22日,胡志明市旅游局正式推出胡志明市美食旅游活动。这是将该市定位为全国及地区领先"美食天堂"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用楮纸制作的产品的销售空间。图自《越南画报》

安泰村:重现河内楮纸记忆

安泰村被誉为升龙地区楮纸制造业的“摇篮”。昔日,捣碎构树皮的槌声,以及纸张滤槽中潺潺的水声,曾是耳熟能详的声响,与昔日河内几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下龙演唱会将融合实景表演、艺术演出、纪录片与交流互动

在10月21日举行的主题为“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宁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阮氏清水表示,该活动将作为广宁省2025年第四季度旅游刺激活动系列的开端,旨在落实越共广宁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中的重点突破,即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遗产经济、夜间经济与城市经济建设。

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2025年卡特节展现占族绚丽色彩与团结精神

2025年占婆族婆罗门教同胞的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成千上万的占族同胞、当地民众和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热闹节日氛围中。

艺人氏梅传授贡普拉克演奏技艺。图自《越南之声》

贡普拉克——莫侬族的宝藏

与西原地区其他原住民一样,莫侬族也有多种类型的铜锣,用于村庄和氏族的节日和活动。在莫侬族的锣钲中,贡普拉克(Gong Prak)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罕见的锣。他们只在重要场合或社区的大型节日才会使用这种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目前在林同省乃至整个西原地区,贡普拉克锣已所剩无几。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1930年10月20日,越南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2010年10月15日,越共中央书记处签发第382/TB-TW号通知,正式承认10月20日为“越南妇女节”,体现党对妇女作用及妇女组织在国家革命事业中所作贡献的重视。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UNESCO通过越南关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倡议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介绍了该倡议。她强调,该倡议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文化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同时为应对时代复杂挑战作出贡献,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繁荣的未来。

春曲的曲调多样,皆带有清新明快、充满民间气息的旋律,极易打动人心。图自越通社

春曲——源自祖地的非遗瑰宝

在越南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富寿省的春曲(Hát Xoan)是一种与雄王祭祀信仰——民族建国的根源紧密相连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质朴的旋律、朴实而富含文化意蕴的歌词,春曲不仅反映了祖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为越南在世界遗产版图上确立文化身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