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出席有关学前教育的东盟教育部长会议

越通社河内——越通社驻老挝记者报道,5月15日上午,有关“公平获取优质学前教育”的东盟教育部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来自东盟10国和东帝汶教育行业领导,以及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一些国际组织代表一同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由教育培训副部长阮文福为团长。

教育培训副部长阮文福率团与会。图自越通社
教育培训副部长阮文福率团与会。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通社驻老挝记者报道,5月15日上午,有关“公平获取优质学前教育”的东盟教育部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来自东盟10国和东帝汶教育行业领导,以及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一些国际组织代表一同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由教育培训副部长阮文福为团长。

以“早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致力于一个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东盟各成员国与国内和国际组织之间,乃至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幼儿保育和教育(ECCE)领域上的合作与相互支持。

阮文福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越南一向重视学前教育的位置和作用,并介绍了越南在学前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阮文福副部长表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教育始终是越南的优先事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领域,越南教育培训部已指导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纳入全国学前教育计划中,旨在帮助学龄前儿童获得基础知识、能够认识到并适应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变化。

阮文福还强调,越南教育培训部承诺与地区内各国教育部一道努力,推动东盟各位领导在2023年东盟峰会上获得通过有关儿童保育与教育的联合声明,以及各国在本次会议上作出的承诺的实施。

会议结束时,东盟国家教育部领导通过了联合声明,其中包括:将可持续环境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中;为学前教师提供有关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的知识和技能;呼吁家长协调配合,以通过家庭和社区营造统一、全面的教育环境,为儿童学习和实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的技能创造机会,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前江省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工作

前江省内务厅厅长黎文锦表示,通过政治体系的全力推进,全省已圆满完成危旧房改造计划,帮助住房困难群众早日实现安居乐业。

越南驻匈牙利大使裴黎蔡和代表们合影。图自越通社

以海外越南女性为主题的文学诗歌创作比赛首次举行

6月15日,首届以海外越南女性为主题的文学诗歌创作比赛颁奖典礼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议院会议厅隆重举行。组委会从来自18个国家的144名作者提交的182篇作品(散文98篇、诗歌84篇)中精选出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的18篇作品来颁奖。

代表团与驻韩国大使、总领事以及旅韩越南人团体和侨胞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旅韩越侨强烈希望可恢复越南国籍

旅韩越侨强烈希望能恢复越南国籍,同时保留外国国籍,以便安心在国外生活和经商,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祖国的联系,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民心基础——越中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第二篇)

民心基础——越中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第二篇)

在越中关系不断稳健发展的背景下,2025年,双方以“越中人文交流年”为契机,密切协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的各类增进民间特别是青年一代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贯穿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5年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的前中后阶段,为夯实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社会根基——这一牢固“根基”注入了新活力。

关于历史学博士叶夫根尼·瓦西里耶维奇·科别廖夫的图片。图自越通社

缅怀为越南奉献一生的俄罗斯科学家

越南著名学者、同行和亲属6月16日举行仪式,缅怀著名记者、越南问题专家、历史学博士、俄罗斯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与亚洲研究所越南与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叶夫根尼·科别廖夫。越南驻俄罗斯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参赞阮氏清水率使馆代表团出席。

“救援航班”案件二审公开宣判。图自越通社

“救援航班”案件二审公开宣判

“救援航班”案件中11名被告的原越南太原省外事厅副厅长陈松,原广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阮文文,原广南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黎玉祥3名被告获减刑。

越南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阮德利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全国报刊展将有80多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参展

越南记者协会6月16日宣布,2025年全国报刊展将于6月19-21日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展览以"忠诚、创新、担当、革新"为主题,吸引80余家中央及地方媒体机构参展,设130个特色展位,集中展示越南新闻业百年发展成就及数字化转型成果。

安江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赠(左)送花祝贺和好佛教创立86周年。图自越通社

纪念和好教创立86周年大典在安江省隆重举行

6月13日上午,在安江省富新县富美镇的安和寺,和好佛教教会中央治事委员会隆重举行纪念黄富楚教主创立和好教86周年(1939年己卯年五月十八~ 2025年乙巳年五月十八)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