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部答复有关幼师的政策制度和教育革新计划的提问

8月15日上午,越南教育培训部部长阮金山已与各所幼儿园、初高中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的教师、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会面。汇总的幼儿园和初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超6000条意见中,大多数幼师都集中对工资、津贴制度和退休年龄等问题提出意见。
教育培训部答复有关幼师的政策制度和教育革新计划的提问 ảnh 1越南教育培训部部长阮金山主持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8月15日上午,越南教育培训部部长阮金山已与各所幼儿园、初高中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的教师、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会面。汇总的幼儿园和初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超6000条意见中,大多数幼师都集中对工资、津贴制度和退休年龄等问题提出意见。

在见面会上,来自奠边、河静等省份的幼师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和愿望。近年来,尽管幼儿教育已突破发展,然而仍存在许多问题。幼师工作时间长, 压力大,但工资低,生活条件困难,无法满足生活最低需求。部分地方教学条件较差,无教学工具,幼师和家长需一起参与教学工作等等。他们希望受到关注和解决面临的困难。

关于幼师退休年龄,部分老师认为,幼师工作性质较为艰苦,退休年龄应为55岁,不应该提升至60岁。部分老师希望幼师的工资像其他教育等级的老师一样。

教育培训部部长阮金山对幼师面临的辛苦和困难深表同情。他同时表示,近期,政府已为幼师出台多项政策,除了工资外还提供优惠补贴、教龄津贴,对在山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作的幼师提供补助等等。尽管如此,幼师的工资仍低于平均收入水平并无法与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匹配。
教育培训部答复有关幼师的政策制度和教育革新计划的提问 ảnh 2各教师、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出席会议。图自越通社

阮金山表示,教育培训部领导在多与各部门召开的会议和工作座谈上已提出这个问题。政府已责成该部同内务部和有关部门沟通磋商,首先需要集中解决问题是提升对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补贴。

教育培训部与内务部已一致同意将幼师和小学老师的优惠补贴分别提升至10%和5%。然而仍需财政部的批准和政府通过。

阮金山还表示,教育部门公务员和职员数量占全国公务员和职员数量的70%以上,因此对每个政策进行小调整也需仔细考虑。阮金山表示,今后时间,教育培训部将继续关注幼师工作时间并提供补贴。

关于幼师退休年龄,阮金山表示,目前政府正对社会保险法进行调整,因此教育培训部已建议把幼师列入艰苦工作范围的劳动对象。阮金山还表示,为了让偏远地区、山区等地区的教师放心工作,需为这些地方的教师兴建宿舍。

关于2018年普通教育计划和落地实施情况,阮金山认为,这是教育部门的机会,因为该计划拥有许多新点,被评为现代的计划,是教育改革、从配备知识转向发展能力的基础。在人类的知识是无限,配备知识需赶上知识的情况下该变化较为重要,只拥有不断发展能力才能应对知识的无限。

阮金山认为,成功实施革新计划,教育领域将翻开新一页,是质量改变的教育。因此,第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队伍需自我革新,从知识传授者转为组织者、引领者和引导者,援助学生自我形成能力,积累知识。他同时要求需改变每科目和每个科目的位置,和改变观念和教科书适用法。

在革新工作中,阮金山强调了各所初高中学校校长的作用,希望各位校长与革新目标接轨,从而成为革新事业引领者。(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科威特国王

据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正在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科威特首都巴扬宫出席隆重欢迎仪式后会见了科威特国王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越南电视台团委书记阮怀担。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制定青年人力资源长期发展战略

征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的意见,在党制定国家重要路线、政策和决策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时,每一名团员和青年不仅是“为党建言”,更是“秉持党的精神行事”,使每一个想法成为促进革新的动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出席越南教师节(11/20)纪念典礼的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国家主席梁强: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是迫切要求

国家主席强调,本着团结、创新、改革的精神,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胡志明关于教育培训的思想,尤其是最新发布政治局关于推动教育和培训实现突破发展的第71-NQ/TW号决议;集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制度、机制、政策上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与建设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