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河内盲人曲与当代公众的距离

作为一种说话和音乐相结合的独特民间表演形式,盲人曲经历了起起落落,然而当今盲人曲在全国许多地方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包括河内在内的越南北部三角洲地区。
拉近河内盲人曲与当代公众的距离 ảnh 1盲人曲是专业的民间音乐类型,同时也是民族传统音乐宝库中一种独特的民间演唱方式。图自sovhtt.hanoi.gov.vn

越通社河内——作为一种说话和音乐相结合的独特民间表演形式,盲人曲经历了起起落落,然而当今盲人曲在全国许多地方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包括河内在内的越南北部三角洲地区。河内市许多盲人曲小组成立、盲人曲培训班开设,让河内盲人曲逐渐起死回生。然而,为了拉近这种艺术类型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继续文化管理机关和组织以及社区的关注和参与。

盲人曲大约形成于十四世纪。盲人曲是专业的民间音乐类型,同时也是民族传统音乐宝库中一种独特的民间演唱方式。盲人曲有集市盲人曲和陶娘盲人曲两种曲调。集市盲人曲曲调比较强,人声与琴声相比较为突出,而陶娘盲人曲曲调比较柔和,人声与琴声融为一体,就像娇小的女孩正为皇室贵族表演。

在多年失传后,盲人曲的表演于2006年出现,由越南音乐与艺术发展中心推出,节目名为“河内盲人曲”,每周末晚上在同春市场演出。他们为参观和体验桃街、同春夜市和河内老古街的市民、游客免费表演。从此,河内盲人曲表演陆续得到举行,许多盲人去俱乐部和盲人曲组合成立。截至目前,河内市盲人曲俱乐部和组合达数十个。全国其他省市盲人曲俱乐部和组合也逐渐成立。

经过复兴和发展,盲人曲逐渐走近人们和游客。除了向公众免费表演外,许多盲人曲表演也开始向观众收费,并得到了观众的支持。

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凭借其专业性,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成功举办售票的盲人曲表演活动。河内还剑郡真琴街9号成为该中心盲人曲表演的举办地。为保证演出质量,每次表演该中心最多只接待20人左右。自演出以来连续多月,几乎每次表演的门票都很早就预售一空。

河内盲人曲组合还积极以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盲人曲。除了在还剑湖步行空间进行表演外,他们还定期在国内外多地举行交流和表演活动。该组合还在国家节假日、春节、重要活动期间不断发布盲人曲音乐视频,同时开展河内盲人介绍项目和演出活动,努力让这项艺术能够在当代生活中站稳脚跟。

音乐研究员邓横鸾认为,为了让盲人曲在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这种民间音乐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文化艺术组织、文化基金、赞助商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盲人曲艺人和爱好者的责任。与此同时,需要鼓励和支持盲人曲俱乐部、组合和中心参与维护和发展工作。

在河内,除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俱乐部和组合表演创造条件外,2022年12月,河内市人民议会颁布了关于人民艺术家、优秀艺术家、艺人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典型俱乐部报酬和待遇规定的第23/2022/NQ-HĐND号决议。该领域的典型俱乐部会得到市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是盲人曲在当代生活中得以复兴和广泛传播的良好条件。(完)

越通社

更多

展览上展示的面具。图自越通社

越南面具亮相在印度举行的亚洲艺术展

主题为 “普拉提鲁帕:亚洲文化交流中的面具”展览7月12日至23日在印度新德里国家工艺博物馆举行。在展览上,公众有机会通过丰收节面具一窥越南民间文化的独特风貌。

2025年夏令营营员们参观龙屋港。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夏令营:海外越侨青年续写和平篇章

7月14日,2025年越南夏令营” 在胡志明市正式开营。夏令营开营第一天,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越侨青年代表参观了龙屋港——胡志明主席于1911年启程踏上寻找救国之路之地,在龙屋港为胡志明主席献花和上香。

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世界自然遗产——越南广治省的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决定。图自越通社

世界自然遗产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方案获批 拓展至老挝欣南诺国家公园

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世界自然遗产——越南广治省的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决定,将其扩展至老挝甘蒙省的欣南诺国家公园。调整后的世界自然遗产名称为“风芽-格邦国家公园与欣南诺国家公园”。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决定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与地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三个重要标准通过的。

当地政府和农民推销农产品和水果。图自越南之声

逢快乡农民提高果树价值以增加收入

山罗省逢快乡以约 2300 公顷的李子种植面积闻名。此外,还种植多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地水果品质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

“河内古街味道速写”项目的作品。图自thanhnien.vn

米其林推荐河内街头小吃 为街头美食发展带来新契机

米其林在越南的出现让河内平民餐馆,尤其是路边摊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从第一季(2023年)开始,一系列烤肉米线、河内粉和粉卷等餐馆就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德金烤肉米线、香莲烤肉米线、李国师 10 号河粉、八坛河粉、东盛鳗鱼粉丝等。

作家黎文操的漫画《蟋蟀骑士》问世仪式。《蟋蟀骑士》成为越南首部完全由人工智能绘制插图的作品。图自hanoimoi.vn

越南艺术家应用人工智能为图像产业开辟新路径

人工智能(AI)正在为越南图像领域打开全新创作空间。从漫画、插画、动画电影到电子游戏,带有越南文化特色的项目正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质量,并在叙事方式上实现突破。

安子竹林禅院位于广宁省安子名胜历史遗迹区的安子山上,是陈仁宗皇帝选择修行之地。该寺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刹,但随着岁月流逝,多数建筑已毁,仅留部分遗迹于地表。2002年,竹林禅院得以重建。图自越通社

越南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申遗成功

当地时间7月12日下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上,会议主席、保加利亚教授尼科莱·涅诺夫(Nikolay Nenov)正式宣布,将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图自http://hcmcpv.org.vn

着力打造遗产品牌

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但想要让公众知晓,充分发挥遗产自身价值,需要采用与时俱进、符合4.0时代趋势的宣传方式。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图自Vietnam+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活动筹备计划中强调:制定纪念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组织方案,举办文艺演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宣传画创作比赛等将是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佛迹寺坐落于赛色塔县,其七层佛塔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层都安置一尊安坐于莲台上的佛像,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图自越通社

佛迹寺:万象中心的越南灵魂

在老挝现代而热闹的首都万象,有一方宁静之地,悠扬的钟声自多年前便回荡于此,成为无数在异乡越南人熟悉的声音。这正是佛迹寺,一座承载着故乡灵气的古刹,是在“万象之国”老挝,越南人社群守护文化、心灵与深厚情谊的精神家园。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本届大会将审议30项申遗项目以及2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边界重大调整提案。

贯真寺夜游项目“镇武钟声”正在吸引广大公众的关注。(人民报)

激活遗产资源的动力源泉

河内是全国在挖掘遗产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领先地方。该市拥有丰富的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升龙皇城竖幡竿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法遗产领域合作的鲜活见证

在2022年设立升龙皇城推广空间的基础上,河内升龙遗产保护中心近日更新并补充了以“古螺——传奇之地”为主题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二维码互动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古螺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包括节庆、饮食、风俗习惯,令观众耳目一新。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12大文化产业展预计将于8月底开展

按计划,题为“创意与设计”的12大文化产业展将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5日在河内举行。这是在庆祝越南国庆80周年之际举办的越南经济社会成就展览框架内的一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