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古村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有助于为保护与弘扬古村遗产价值

距河内市中心约50公里,位于山西市镇的唐林古村是北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典型的一座古村。
唐林古村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有助于为保护与弘扬古村遗产价值 ảnh 1唐林古村(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距河内市中心约50公里,位于山西市镇的唐林古村是北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典型的一座古村。河内市唐林古村于2005年被承认为国家级艺术建筑遗迹。10年来,在努力保护与弘扬遗产价值的同时,唐林古村政府和人民不断努力将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河内市唐林古村目前仍保留着许多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物。这里最受游客青睐的是唐林古屋,其用木头和红河平原独具特色的蜜蜂石头等材料制作的。目前村内还留有从17世纪建设的几百件古物,其中年代最长的是400多年。

被承认为国家遗产后,唐林古村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来这里观光游览的游客量从2008年的3、4千人次已增至2014年的10万人次。2015年前9个月唐林古村接待游客量达11万人次。

来到唐林古村,游客们可沉浸在越南北部的乡村空间里,有机会欣赏独特的传统古物,品尝北部平原地区色香味俱全的传统菜肴。

澳大利亚游客卡罗琳·德若基说,“此次来到这里了解越南文化,我觉得很有趣的。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唐林古村,我儿子和媳妇是第二次来这里,他们很喜欢这里,所以再过来玩。”

近段时间,唐临古村向游客推出一个新的旅游产品,即利用这片土地所生产出来的黄色稻草的“稻米收割季旅游”。

唐林古村遗迹管理委员会主任范雄山说,“这是比较短的旅游线路,但其就是整个农作物生产过程的重要时段,游客可参观农民们下田进行稻米种植到收割等环节,这就是唐林古村水稻文明过程中的一个突破点。”

在地上摆满稻草的古物空间中,由稻草和传统陶瓷制作而成的越南各神话故事人物和动物形象得以生动再现。在这里,游客除了观赏外还可以在好客主人的热情指导下亲手使用稻草制成各种可爱的纪念品。

希腊游客迪米特里·罗萨尼斯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唐林古村。我很喜欢这里的传统房屋和传统生活文化。这里很美,尤其这里的人,在现代生活中,他们依然能够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

把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不是新鲜的事了,但对唐林古村遗产来说,这就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协助古村居民有效开发水稻价值、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和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等。

以前,因这里没有旅馆或饭店,所以来唐林古村的游客通常只能选择一日游的形成,因此游客就没有更多机会留下来,好好地享受乡村空气和深入了解古村价值。把握好这一需求,两年前,阮文稳先生已在村里兴建一所寄宿家庭,其独特之处就是游客可在唐林古村典型的文化建筑--唐林古屋里住宿。

寄宿家庭家住阮文稳说,“我家里共有5个房间,我用1间来提供寄宿服务,我想游客留下来,好好地感受古村的魅力。曾经来到这里住宿的许多游客,我感觉到他们都很高兴,他们对古村的文化也有更深刻的了解。”

韩国游客杜庆勋说,“这里风景很美,在河内市中心,街道上热闹繁忙,高楼大厦也很多,但这里却不一样了,车子少,空气也很清爽。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以后有了女朋友我会带她来这里参观。”

在村里过夜的游客有机会参加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历史遗迹旅游、一日下田当农民、蓝饼制作等,并欣赏由村里艺人表演的民间文艺节目。一切已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旅游产品,给村内居民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同时为保护与弘扬唐林古村宝贵的传统乃至越南文化价值做出积极贡献。(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