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省林庙会:传承和弘扬官贺民歌的民间盛会

一年一度的北宁省林庙会已于2月11日至12日(即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隆重举行。
一年一度的北宁省林庙会已于2月11日至12日(即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隆重举行。这是一年中规模最为盛大的官贺庙会,成为官贺民歌广大艺人及爱好者欢聚一堂、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越南民族乃至全人类这一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盛会。

林庙会历史悠久,原是林村鸿恩寺的庙会活动,后成为整个林镇一带好几个乡村的共同活动,规模十分庞大。林庙会是祭祀被视为官贺民歌两位始祖的婆皇及孝忠侯的民间活动。庙会最重要、最隆重的活动集中于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林镇一带的男女老少身着五颜六色的传统礼服,云集在庙会场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与其他庙会相同,林庙会分为两大部分。前面是各种祭祀的仪式,包括迎轿、祭祀始祖、上香拜佛等,体现当地百姓的信仰文化及心灵生活;后面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诸如:打秋千、摔跤、下棋、织布、烹饪等比赛,让当地民众及各地游客能够尽情感受越南京北地区的文化氛围。

但与各地庙会不同的是,贯穿林庙会前后两大部分的一大文化特色是官贺民歌表演,成为了林庙会与众不同且颇受游客青睐的重要特点。在祭祀始祖仪式中,经过筛选的男女青年在寺庙门前排成一队并共同唱起官贺民歌,旨在歌颂始祖的功德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而让人们更加期待的是祭祀活动后的官贺民歌表演及竞赛。这几乎成为了林庙会的灵魂,为京北一带乃至全国官贺民歌艺人及爱好者会面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庙会上,被邀请到的49个官贺村和东道主的代表共同演唱各种官贺曲调,以歌竞赛、以歌会友,进行了林庙会特有的“结义、结友”礼仪。这是官贺民歌男女演唱者切磋技艺、加强友谊的良机。在林庙会上官贺民歌表演的场所和方法也十分丰富。人们可以在湖岸边观看龙舟上的男女艺人们演唱,或者在山上、在寺庙里,甚至在当地人的私宅里欣赏这门独特的艺术。而最让人喜爱的是观看男女对唱,可分一对、两对或多对男女对唱,内容和唱法各不相同。

可以说,官贺民歌是贯穿北宁省林庙会的内容,成为庙会的灵魂和主题。而林庙会则被视为最能够充分体现官贺民歌的文化特色和精髓的盛大民间活动。

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越南官贺民歌,如今已走向世界并成为越南人民乃至全人类共同珍视和保护的文化价值。而亲眼目睹今年规模和气氛和往年一样隆重和精彩的林庙会,让我们对官贺民歌传承和弘扬工作增添了一份信心和喜悦。(来源:越南人民报-VNA)

更多

附图:俄罗斯越南文化日活动开幕节目。图自nhandan.vn

莫斯科首次举办越南文化节 展现越俄传统友谊

据莫斯科市政府官网消息,越南文化节将于7月25日至8月3日在莫斯科市中心马涅日广场隆重举行。这是莫斯科历史上首次举办越南文化节,由莫斯科市政府与越南驻俄罗斯大使馆共同主办。

2025年"越中友谊之歌"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内举行。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中友谊之歌"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内举行

为庆祝越中建交75周年(1950.1.18-2025.1.18)暨"2025越中人文交流年",由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中国香港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25越中友谊之歌"文艺演出18日下午在河内举行。

话剧《第七十二封信》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金融大学大礼堂上演。图自越通社

越俄建交75周年:关于胡志明主席的话剧在莫斯科上演

值此越俄建交75周年之际,在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的推荐下和越南驻俄罗斯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7月17日,越南丽玉剧院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金融大学大礼堂上演了话剧《第七十二封信》。本场演出是“越俄友谊长歌”艺术交流计划框架内的一部分。

越南留学生体验敲击特龙琴(T'rung)。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夏令营:海外越裔青年体验西原锣钲文化

在"携手续写和平故事"主题引领下,"2025年越南夏令营"活动7月15日迎来重要行程。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越裔青年代表在组委会安排下,从胡志明市启程前往西原地区的得乐省,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河静省哲族填洞节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图自《越南之声》

河静省哲族独特的填洞节

河静省哲族填洞节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填洞意指“插孔、播种”,标志着田地播种完成。这个时候村民欢度节日,感谢天地恩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富足、阖家幸福。

占族有大约80种舞蹈,按占族信仰,每种舞蹈代表80位神灵。图自《越南之声》

占族的特色文化

占族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占族主要居住在中南部和南部地区,包括宁顺省(现已并入庆和省)。占族拥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体现在歌唱、舞蹈、音乐、文学、盛会、建筑艺术等。

升龙皇城是河内市重点投入资源进行保护与价值弘扬的代表性遗产。图自《人民报》

保护与弘扬遗产价值

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已实施多项措施来保护和弘扬遗产价值,其中最重要的解决方案是依靠人民,通过提高意识的活动让社区直接参与,确保民众能从遗产中受益。

展览上展示的面具。图自越通社

越南面具亮相在印度举行的亚洲艺术展

主题为 “普拉提鲁帕:亚洲文化交流中的面具”展览7月12日至23日在印度新德里国家工艺博物馆举行。在展览上,公众有机会通过丰收节面具一窥越南民间文化的独特风貌。

2025年夏令营营员们参观龙屋港。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夏令营:海外越侨青年续写和平篇章

7月14日,2025年越南夏令营” 在胡志明市正式开营。夏令营开营第一天,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越侨青年代表参观了龙屋港——胡志明主席于1911年启程踏上寻找救国之路之地,在龙屋港为胡志明主席献花和上香。

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世界自然遗产——越南广治省的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决定。图自越通社

世界自然遗产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方案获批 拓展至老挝欣南诺国家公园

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世界自然遗产——越南广治省的风芽-格邦国家公园扩园决定,将其扩展至老挝甘蒙省的欣南诺国家公园。调整后的世界自然遗产名称为“风芽-格邦国家公园与欣南诺国家公园”。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决定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与地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三个重要标准通过的。

当地政府和农民推销农产品和水果。图自越南之声

逢快乡农民提高果树价值以增加收入

山罗省逢快乡以约 2300 公顷的李子种植面积闻名。此外,还种植多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地水果品质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

“河内古街味道速写”项目的作品。图自thanhnien.vn

米其林推荐河内街头小吃 为街头美食发展带来新契机

米其林在越南的出现让河内平民餐馆,尤其是路边摊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从第一季(2023年)开始,一系列烤肉米线、河内粉和粉卷等餐馆就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德金烤肉米线、香莲烤肉米线、李国师 10 号河粉、八坛河粉、东盛鳗鱼粉丝等。

作家黎文操的漫画《蟋蟀骑士》问世仪式。《蟋蟀骑士》成为越南首部完全由人工智能绘制插图的作品。图自hanoimoi.vn

越南艺术家应用人工智能为图像产业开辟新路径

人工智能(AI)正在为越南图像领域打开全新创作空间。从漫画、插画、动画电影到电子游戏,带有越南文化特色的项目正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质量,并在叙事方式上实现突破。

安子竹林禅院位于广宁省安子名胜历史遗迹区的安子山上,是陈仁宗皇帝选择修行之地。该寺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刹,但随着岁月流逝,多数建筑已毁,仅留部分遗迹于地表。2002年,竹林禅院得以重建。图自越通社

越南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申遗成功

当地时间7月12日下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上,会议主席、保加利亚教授尼科莱·涅诺夫(Nikolay Nenov)正式宣布,将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