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内地位的桥梁

近几年来,河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国的中心城市。
近几年来,河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国的中心城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连接红河两岸的龙边到升龙、章阳、清池、永绥、永盛、日新等一座座现代化桥梁。
 
而最近新建的横跨墩河的东筹桥通车仪式恰逢河内解放日六十周年举行。横跨红河的一座座雄伟壮观的现代化桥梁体现了河内在革新道路上的智慧、创新和内力。
尽管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河内市民都不愿失去龙边桥,这座铁桥被誉为百年来横跨红河的一条龙。对包括河内市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来说,龙边桥不仅是河内的象征,也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是与河内历史息息相关的战争遗迹。

作为全国的首都,河内并不只有一座龙边桥。经过十年施工,1985年,升龙桥完工,成为越苏友好的象征。

位于龙边桥下游两公里的章阳桥是座有十一个桥墩的混凝土桥,由越南自行施工。越南建桥承包商利用升龙桥的援建经费建了这座大桥,目的是解决龙边桥的超负荷状况。这座桥是越南智慧的体现。

章阳桥施工单位——第十二桥梁公司前经理何庭谨说:“我们心里只有对国家的决心和责任。公司所有精锐力量都用于建设章阳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尽管寒风刺骨,但他们仍昼夜在河上灌注桥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如何加快施工和保障桥梁的质量。章阳桥建成后,河内市民非常高兴。除了分流升龙桥交通外,章阳桥也承担了河内与北、南两方各省的大量交通流量。”

横跨红河的三座桥梁仍未满足正走在发展道路上的城市需求,特别是北部重点经济区形成后更是如此。

海防、广宁、永福三省致力于发展工业,五号国道进出口商品运输繁忙。而所有北下南上的道路都要经过河内。章阳桥这一交通枢纽承担着首都的交通重担。若不取得突破,河内就无法发挥北部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建设横跨红河的现代化桥梁群的构想应运而生。
 
设有六条车道,建设经费五万七千亿越盾的清池大桥于2007年完工,成为横跨红河、连接河内东部与1A号国道的交通命脉。

2010年,完全靠市政府能力建成的永绥桥完工,它就像横跨红河的大胳膊一样,将河内市中心与通往广宁、海防,直到大海的五号国道连接起来。多年的愿望现在成为了现实。

站在江风劲吹的永绥桥上回望河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兴起的城市,数百座高楼巍然矗立,让这座千年古城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河内市龙边郡居民阮春草说:“近几年,河内基建速度很快,第一、第二、第三环城公路和各条高速公路建成,然后是日新桥,不仅现代化、坚固,还美观。我们市民对此引以为豪,相信这座桥建成后将使首都面貌发生更大变化。”

清池、永绥大桥建成后,坐落在二环路上,全长九公里,建设经费十三万六千亿越盾,将河内市中心与内牌国际机场相连接的越南最长斜拉桥——日新桥也已基本完工,只待通车。

最近,河内市的第七座大桥——东筹桥如期完工,并在河内庆祝解放六十周年期间举行通车仪式。东筹桥将成为助力新城区和工业区发展的交通枢纽,有助于解决河内市北部的交通拥堵。

横跨红河、墩河的现代化桥梁为河内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打开了大门。

河内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武文援说:“交通工程有助于河内社会经济发展。大型桥梁保障了各条交通线路的畅通无阻,将河内市与各省连接起来。这也有助于包括首都河内在内的北部各省社会经济发展。”

在解放六十周年的今天,河内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无愧为越南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中各座桥梁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并正在助力首都稳步融入国际和发展。(来源: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VNA)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乂安省那外寄宿学校开工仪式。图自越通社

全国17个省市同步开工建设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11月9日上午,全国17个省市同步举行陆地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主办,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邮政电信集团、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以及17个陆地边境省市配合展开,开工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图自越通社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

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日宣布,越南有三家工厂在“零愿景基金交通安全挑战赛”中获得资助。该赛事旨在鼓励各工厂提出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服装行业工人的出行安全。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

11月6日,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了2024年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TALIS 2024)结果,其中越南是被OECD承认为受调查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高、实施效果好的典型国家之一。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会上发表总结发言时。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指示紧急开展第13号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消散后,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于11月7日在嘉莱省主持召开与顺化、岘港、广义、嘉莱、庆和等省市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力量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会议,商讨台风造成的损失、救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

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被淹。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全力开展灾后重建

11与7日上午,第13号台风“海鸥”已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来袭时威力巨大,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嘉莱、广义、得乐等省。目前,各地正全力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第13号台风造成损失严重。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造成11人死亡和受伤 损失严重

据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消息,截至11月7日7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5人死亡(得乐省3人、嘉莱省2人)、6人受伤;共有52所房屋倒塌、2593所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其中嘉莱省2412所);“Star Bueno”号船被搁浅在广义省容橘海域。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图自越通社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

11月6日,越南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院(MSD)在河内举办题为“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为越南农业企业打开绿色市场与绿色资金之门”的业务培训研讨会,旨在提升农业企业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融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