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内地位的桥梁

近几年来,河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国的中心城市。
近几年来,河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国的中心城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连接红河两岸的龙边到升龙、章阳、清池、永绥、永盛、日新等一座座现代化桥梁。
 
而最近新建的横跨墩河的东筹桥通车仪式恰逢河内解放日六十周年举行。横跨红河的一座座雄伟壮观的现代化桥梁体现了河内在革新道路上的智慧、创新和内力。
尽管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河内市民都不愿失去龙边桥,这座铁桥被誉为百年来横跨红河的一条龙。对包括河内市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来说,龙边桥不仅是河内的象征,也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是与河内历史息息相关的战争遗迹。

作为全国的首都,河内并不只有一座龙边桥。经过十年施工,1985年,升龙桥完工,成为越苏友好的象征。

位于龙边桥下游两公里的章阳桥是座有十一个桥墩的混凝土桥,由越南自行施工。越南建桥承包商利用升龙桥的援建经费建了这座大桥,目的是解决龙边桥的超负荷状况。这座桥是越南智慧的体现。

章阳桥施工单位——第十二桥梁公司前经理何庭谨说:“我们心里只有对国家的决心和责任。公司所有精锐力量都用于建设章阳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尽管寒风刺骨,但他们仍昼夜在河上灌注桥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如何加快施工和保障桥梁的质量。章阳桥建成后,河内市民非常高兴。除了分流升龙桥交通外,章阳桥也承担了河内与北、南两方各省的大量交通流量。”

横跨红河的三座桥梁仍未满足正走在发展道路上的城市需求,特别是北部重点经济区形成后更是如此。

海防、广宁、永福三省致力于发展工业,五号国道进出口商品运输繁忙。而所有北下南上的道路都要经过河内。章阳桥这一交通枢纽承担着首都的交通重担。若不取得突破,河内就无法发挥北部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建设横跨红河的现代化桥梁群的构想应运而生。
 
设有六条车道,建设经费五万七千亿越盾的清池大桥于2007年完工,成为横跨红河、连接河内东部与1A号国道的交通命脉。

2010年,完全靠市政府能力建成的永绥桥完工,它就像横跨红河的大胳膊一样,将河内市中心与通往广宁、海防,直到大海的五号国道连接起来。多年的愿望现在成为了现实。

站在江风劲吹的永绥桥上回望河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兴起的城市,数百座高楼巍然矗立,让这座千年古城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河内市龙边郡居民阮春草说:“近几年,河内基建速度很快,第一、第二、第三环城公路和各条高速公路建成,然后是日新桥,不仅现代化、坚固,还美观。我们市民对此引以为豪,相信这座桥建成后将使首都面貌发生更大变化。”

清池、永绥大桥建成后,坐落在二环路上,全长九公里,建设经费十三万六千亿越盾,将河内市中心与内牌国际机场相连接的越南最长斜拉桥——日新桥也已基本完工,只待通车。

最近,河内市的第七座大桥——东筹桥如期完工,并在河内庆祝解放六十周年期间举行通车仪式。东筹桥将成为助力新城区和工业区发展的交通枢纽,有助于解决河内市北部的交通拥堵。

横跨红河、墩河的现代化桥梁为河内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打开了大门。

河内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武文援说:“交通工程有助于河内社会经济发展。大型桥梁保障了各条交通线路的畅通无阻,将河内市与各省连接起来。这也有助于包括首都河内在内的北部各省社会经济发展。”

在解放六十周年的今天,河内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无愧为越南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中各座桥梁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并正在助力首都稳步融入国际和发展。(来源: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VNA)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

得乐省公安机关准备物资运往灾区。图自越通社

紧急向洪涝受困地区群众运送物资发放粮食

得乐省公安厅11月20日上午表示,面对省内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该厅业务单位及系统内团体组织已紧急调动各方资源,组建队伍为灾区群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颁布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具体规定

越南政府于2025年11月19日颁布了第302/2025/NĐ-CP号议定,详细规定国家住房基金相关内容,并制定国会于2025年5月29日通过的涉及试开展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若干特定机制和政策第201/2025/QH15号决议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