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越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据越南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的消息,自10月8日6时至18时,越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是从俄罗斯回国的公民,在入境薄辽省后他立即被送到隔离区。
新冠肺炎疫情:越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ảnh 1和平省接受从美国回来的公民并进行隔离。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的消息,自10月8日6时至18时,越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是从俄罗斯回国的公民,在入境薄辽省后他立即被送到隔离区。

第1100例确诊病例(男性,29岁),居住在广宁省东朝市。2020年9月26日他乘机从俄罗斯回国。他在入境芹苴机场后就被送到薄辽省大学生宿舍接受隔离。该患者曾与此前发现的第1094、1091、1092和1093例确诊病例接触过。

10月4日他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他正在薄辽省综合医院接受隔离和治疗。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共1100例,其中本地确诊病例691例。越南连续36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治疗小组的报告,截至目前,全国治愈出院病例共1023例。在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一次检测呈阴性反应的有5例,二次检测呈阴性反应的有8例,三次检测呈阴性反应的有5例。目前,全国无危急重症病例,死亡病例35例。

全国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和从疫区入境人员共有14250人,其中276人在医院接受集中隔离,11817人在其他集中隔离区接受隔离以及2425人进行居家隔离或在其居住地接受隔离。

为了在新常态下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卫生部呼吁人们出门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卫生部同时呼吁人们落实好“5K原则”,即佩戴口罩、消毒、社交距离、不聚众、健康申报。

在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请联系卫生部热线电话19009095或地方卫生部门热线。(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一所幼儿园。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育发展战略出炉

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成龙签发关于批准教育发展战略(近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45年)的第1705号决定(1705/QĐ-TTg)。

海军第二区副政委杜宏缘大校激励在启航前年经战士。图自人民军队报

把春天送给DK1海上高脚屋战士们

2025年1月1日上午,129海团军港洋溢着喜悦。数百名官兵及亲属到场送行,向DK1海上高脚屋拜年工作代表团送行。这是今年首次航程,给祖国南部大陆架官兵带来了陆地的情感和温暖。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同春购物中心——越德企业之间的桥梁

1月1日晚,德国首都柏林利希滕贝格区同春购物中心的超500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同许多伙伴参加了初春见面会。同春购物中心总经理阮文贤在年面会上发表讲话时回顾了中心发展过程中各重要里程碑。

向在实施“Let’s Green Unitour”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图自越通社

在越南推广绿色大学模式

12月31日,胡志明市经济大学(UEH)与“绿色未来基金会” - 永旺集团启动了“Let’s Green Unitour”项目,旨在将绿色大学模式推广到越南的10所高等教育机构。

将年货运往长沙。图自《越南之声》

将春天送到长沙

海军第四区司令部12月26日在庆和省金兰军港为前往长沙岛县看望慰问岛上指战员和居民的工作代表团举行送行仪式。

2024年多维贫困户比例在1%以下。图自越通社

2024年多维贫困户发生率下降1%以下

2024年,越南城市地区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在3%以下;接受培训的劳动者比例约达69%,完成了国会设定的目标。参加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预计分别为2010万人和1580万人,分别占劳动适龄人口的42.7%和33%。

8005号海警船。图自越通社

成功救助海上遇险5名外籍船员

据越南海警第3区司令部的消息,海警第32中队所属的8005号海警船正从印度返回越南航程中与越南BTr 93992 TS号渔船协调,成功救助5名海上遇险外国船员。

地方创新指数最高的十个地方。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创新指数居全国首位

30日下午,越南科学技术公布2024年地方创新指数(PII)。在今年地方创新指数排名中,河内继续以最高分数位居榜首。

案件证据。图自越通社

破获走私数千吨黄金到越南的三个犯罪团伙

越南公安部腐败、经济、走私犯罪调查警察局已侦破专门从柬埔寨和中国经越南边境省份(隆安省、安江省、老街省)走私数千吨黄金并在河内、胡志明市和全国多地的三个犯罪团伙。

越南成功研制非洲猪瘟疫苗。图自越通社

越南可以生产和开发现代兽用疫苗

12月28日上午,出席由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举办题为“越南兽用疫苗领域应用新进展”的论坛,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科学、技术与环境司司长阮氏清水女士发言强调,疫苗是最大限度减少损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产出产品满足疾病安全和食品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