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团结一致力争于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

历时3天的第48届东盟外长会议(AMM48)及各相关会议8月6日落下帷幕,并发表联合公报。
东盟团结一致力争于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 ảnh 1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图源:越通社)

历时3天的第48届东盟外长会议(AMM48)及各相关会议8月6日落下帷幕,并发表联合公报。各国外长发表联合公报重申了东盟成员国团结一致,力争于今年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以及解决地区与全球性问题。

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在本届会议结束后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东盟就包括承诺今年年底完成2009-2015年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在内的焦点问题达成共识。作为201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继续优先展开实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社会等三大支柱的基础上建立共同体的目标。他同时表示,第48届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公报在上述三大支柱的基础上明确了东盟在未来发展政策和方向。

在各场东盟会议和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等系列会议上,各位部长再次重申了东盟继续努力建设一个政治团结、经济一体化、担负社会责任的东盟共同体的承诺。《2015年后发展愿景》将为东盟共同体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方向。东盟将继续推进共同体建设,更全面、更深广地推进一体化进程,促进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东盟共同体将真正地以人为中心;加强与各个对话伙伴国的合作关系,以争取各对话伙伴对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加强东盟核心作用,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从而提高东盟威望和扩大其影响力。各国部长同时高度评价各对话伙伴国的作用,促进东盟与各伙伴国的合作机制,致力实现共同繁荣。

在本届会议上,东盟各国外长深入讨论推动实施各项承诺和措施,旨在实现今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的目标。目前,东盟共同体蓝图所规定必须采取的措施完成率已达90%,越南达93%。各国外长均强调了推动落实各项承诺和措施,保障今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的决心,其中,东盟互联互通是核心问题。在本届东盟外长会议及系列会议上,东盟各国外长已讨论许多重要内容。

关于越南代表团为本届会议的成功所做出的贡献,范平明副总理表示,越南代表团已积极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各对话伙伴国的系列会议,并为其做出的负责任的贡献,其中越南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旨在加强东盟与各对话伙伴国在经贸、投资、安全等领域合作关系。(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 图自越通社

国际社会的宝贵支持是越南赢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力量

唯有越南能在冷战时期最激烈的战线改变边界线,唯有越南能在1975年实现国家统一。上述是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之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胡志明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科洛托夫(Vladimir Kolotov)教授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时所强调的内容。

越南驻文莱大使陈英宇向文莱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艾瑞万介绍越南美食。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传统节日传播越南美食文化

文莱外交部日前隆重举行开斋节(Hari Raya)。文莱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艾瑞万(Dato Erywan Pehin Yusof)以及国内外1000多名嘉宾参加活动。

苏联和平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苏联援越委员会成员维克多·彼得罗夫接受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从民心到国际友谊的胜利力量

“我为曾‘参与’越南国家统一事业感到自豪”,苏联和平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苏联援越委员会成员维克多·彼得罗夫(Viktor Petrov)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接受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河内市委常委、市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冯氏红河与布拉格市长博胡斯拉夫·斯沃博达。图自越通社

加强河内市与捷克各地之间的合作关系

越通社驻捷克布拉格记者报道,4月16日至19日,以河内市委常委、市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冯氏红河为首的河内市人民议会代表团对捷克进行工作访问,旨在进一步加强河内市与捷克各地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

附图 图自互联网

外资重组机会

过去三十多年来,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是越南保持增长势头的支柱。然而,美国的最新动态,特别是高保护性关税政策,使外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南军人积极训练准备参加红场阅兵

为执行国防部关于组织越南人民军参加俄罗斯联邦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1945.5.9-2025.5.9)阅兵式的指示,来自越南第一陆军军官学校的68名官兵正加紧训练,将代表越南人民军参加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第七届全国学生、大学生创业节开幕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为青年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4月20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出席“至2025年学生、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总结会议和2025年第七届全国学生、大学生创业节(SV.STARTUP)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要为青年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