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赴新加坡出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葬礼

3月29日,新加坡政府为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已应邀前往新加坡出席李光耀前总理葬礼。
3月29日,新加坡政府为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已应邀前往新加坡出席李光耀前总理葬礼。

阮晋勇总理已就李光耀前总理逝世对新加坡政府和人民以及其家眷表示深切哀悼。阮晋勇总理还在吊唁簿上留言。

阮晋勇总理写道:“代表越南共产党、越南国家、政府和人民以及以个人名义,我向新加坡行动人民党、国家、政府、人民和李显龙总理致以深切的哀悼。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乃至世界杰出的战略家,使越南人民亲切的朋友。我十分珍惜和永远铭记与李光耀先生的会晤。我相信,李光耀先生的遗产将永远被新加坡人民保留,让其世代相传。”

出席葬礼后,阮晋勇总理还短暂会见了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和东盟其他领导人。当天晚上,阮晋勇总理一行已启程回到河内。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

今年2月5日,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炎,被送入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17日发文告说,李光耀的情况因受感染而恶化。3月18日下午1时20分,总理公署再发出简短文告说,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李光耀仍然病重,病情已进一步恶化。

李光耀是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之父,普遍认为,新加坡能在仅仅30多年间由经济落后的小岛一跃成为亚洲最富裕的经济体之一,归功于李光耀。(越通社-VNA)

更多

越美两国国旗。图自越通社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祝贺美国国庆249周年

值此美利坚合众国第249个国庆节(1776年7月4日-2025年7月4日)以及越美建交30周年(1995年7月12日-2025年7月12日)之际,2025年7月4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和政府总理范明政分别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致贺电。

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团长梅潘勇大使(中)在讨论环节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各国分享保障粮食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经验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期间,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同孟加拉国、墨西哥和荷兰代表团于当地时间7月3日联合主办了一场题为“促进粮食系统转型以适应气候变化并保障粮食权:经验与实践分享”的活动。

越南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武黎蔡黄大使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朱宾-布雷特。图自越通社

越南加强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合作

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第58届会议从7月7日至23日在维也纳召开前夕,7月4日,越南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武黎蔡黄大使在奥地利维也纳会见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朱宾-布雷特。

越南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梅潘勇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南主持召开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粮食权保障主题边会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7月3日,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与孟加拉国、墨西哥和荷兰常驻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主办题为“转型粮食系统以应对气候变化并保障粮食权:经验与实践分享”的边会。

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图自越通社

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应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新疆大将的邀请,由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颂威(Songwit Noonpackdee)上将率领的泰国皇家军队高级军事代表团于2025年7月4日至5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席并见证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德建立能源伙伴关系

越南与德国3日在柏林签署关于建立能源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迈入新阶段。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席并见证签署仪式。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举办"日本会见"专题活动。图自越通社

深挖越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潜力

7月4日,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举办"日本会见"专题活动,围绕"深化越南-日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潜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召开正值越南各地完成行政机构改革之际,为两国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要求及时解决新组织机构运行中的困难和障碍。图自越通社

苏林:及时解决新组织机构运行中的困难和障碍

7月4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主持召开政治局、书记处会议,听取关于落实关于精简优化组织机构和调整行政区划的中央决议和政治局结论的执行情况汇报,并对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2017年10月25日颁布的第18号决议的实施情况报告(草案)提出意见。

胡志明市——越南领先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图自越通社

陈青敏签发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议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刚签发关于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第222号决议(222/2025/QH15),其中明确规定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设立、运营、管理、监督以及适用的特殊机制和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