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行祃街近20年的手工艺人邓文厚深感欣慰。他表示,今年传统中秋玩具其中包括面塑比往年更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欢迎。
河内市春罗村传统面塑手艺人邓文厚:“往年,主要是老年人购买这些传统玩具用于中秋供桌摆设,或买给孩子。今年则很不一样,Z世代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并积极购买。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互相邀约前来购买。对我们艺人来说,这是一种鼓舞,让我们在精神上更有动力,在物质上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中秋将近,行祃街流光溢彩的美景成为河内古街区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在现代玩具琳琅满目的背景下,那些传统的五星灯、纸灯笼、走马灯、纸浆面具等民间玩具,依然为街头增添亮眼色彩。这些小巧而质朴的玩具,不仅与成年人的童年记忆紧密相连,也为每一位路过的行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带来新鲜而富有文化气息的体验。
广宁省小朋友黎泰宝簪:“今天来到这里,我看到好多玩具,最喜欢的是那个鱼形灯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灯。”
广宁省居民段芳渊:“我觉得今年的中秋玩具市场特别丰富。更多人回归传统、关注本土文化。我的童年记忆也被唤起,感到非常兴奋。”
在五彩缤纷的五星灯、鲤鱼灯与纸浆面具之间,许多年轻人选择穿上传统奥黛,在节日氛围中拍照留念。与这些传统玩具合影,成为他们连接童年记忆、并将民族文化价值传播到更广泛社区的一种方式。
太原省居民农氏秋好:“这里非常热闹,我早就想来了,今天才终于有机会。今年中秋传统玩具回归,我穿上这套奥黛,也是希望通过照片表达传统之美,记录属于我自己的中秋。”
行祃街上的这些传统玩具不仅仅具有娱乐功能,更是连接当代年轻人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桥梁。它们承载着祖辈留下的美好习俗,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