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80周年:解放通讯社——南方战场上坚韧不拔的信息火炬

越南通讯社的前线机构——解放通讯社在激烈的战场上已坚韧不拔,在从1960年10月12日到1975年4月30日15年艰苦岁月里完成信息传播和宣传任务。这是一段用鲜血、智慧和勇气书写的历程,深深镌刻在越南革命新闻史上,成为照亮民族战斗道路的火炬。

解放通讯社电报员正在收发解放通讯社的消息。图自解放通讯社
解放通讯社电报员正在收发解放通讯社的消息。图自解放通讯社

越通社河内——越南通讯社的前线机构——解放通讯社在激烈的战场上已坚韧不拔,在从1960年10月12日到1975年4月30日15年艰苦岁月里完成信息传播和宣传任务。这是一段用鲜血、智慧和勇气书写的历程,深深镌刻在越南革命新闻史上,成为照亮民族战斗道路的火炬。

历史使命

1960年10月12日,在西宁省场亦(Chàng Riệc)森林里,解放社(解放通讯社的简称)的第一条新闻正式发布,标志着解放通讯社的诞生。从此以后,该机构成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而后来为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官方声音。

不仅传播新闻,解放通讯社还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反映革命运动日益壮大的威望,彰显越南人民的正义,同时揭露傀儡政权的衰败。

以GPX(解放通讯社)为标志,英文呼号为LPA(Liberation Press Agency)的新闻,利用31米长波电台向国际传播,传递出 “越南南方爱国者的官方声音”的信息。这些新闻从西宁的深山传播到河内,甚至到其他国家,成为正义人民战争的生动证据。

在15年烽火硝烟中,这一战地新闻之家为了躲避敌军的扫荡而多次迁移,从西宁根据地迁移到同奈省的马驼(Mã Đà),甚至一度进入柬埔寨境内。但无论环境如何,信息流从未中断。

“电波永不停息”的口号成为所有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的神圣命令。他们一手拿笔,一手拿相机,一手持枪,保护根据地。每一条新闻、每一张照片的发布,都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解放通讯社的记者们活跃在各个战场,深入民众、进攻地和防御阵地。他们构筑了一条坚韧不拔的信息洪流,成为解放军队值得信赖的伙伴。

ttxgp-26825-10.jpg
前解放通讯社战地记者代表团在解放通讯社遗址——罗格-沙麻国家公园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不惜鲜血与青春

这种坚韧精神是以巨大牺牲换来的。在15年的存在期间,解放通讯社有超过200名干部、记者和技术人员英勇牺牲。他们大多年纪轻轻,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前解放通讯社记者、现年75岁的阮士水曾回忆说:“不仅拿起枪保护根据地,保护驻地,所有解放通讯社的记者和技术人员都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愿意像战士一样牺牲。”他们的勇敢铸就了新闻工作者——战士的丰碑。

前解放通讯社战地记者、现年77岁的裴清廉回忆道:“尽管炮火纷飞,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依然坚决坚守阵地,及时传递战场上的最新信息。解放通讯社的消息流从未中断。”他们的勇气得到了南方中央局的认可,并授予16个金字“勤奋勇敢、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2000年,在这片故地,解放通讯社纪念碑在罗格-沙麻(Lò Gò - Xa Mát)国家公园内建立。这块朴素而神圣的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代新闻工作者——战士的存在与牺牲。

凭借对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越南通讯社自豪地成为三次荣获英雄称号的新闻机构:2001年荣获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称号,2005年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解放通讯社2020年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这正是党和国家对越南通讯社在建国卫国事业中所作出重要贡献的肯定。

越南通讯社老战士协会主席、越南通讯社南方信息中心副主任陈长杨曾强调,越南通讯社是全国烈士人数最多的新闻机构。尤其是,解放通讯社在壮烈森林里留下了一代英雄、坚强地生活和战斗。子孙后代必须继承这一传统。正是这种精神促成了越南通讯社在革新和融入国际社会时期的本领,在数字纪元迈出坚实步伐。(完)

越通社

更多

越中两国联合巡逻管控 确保边境安全。图自人民军报

越中两国联合巡逻管控 确保边境安全

8月25日至26日,越南老街省边防部队指挥部与中国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河边境管理支队联合开展老街与云南边境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旨在及时发现和阻止非法出入境、走私、拐卖人口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加拿大共产党人在仪式上唱国歌。图自越通社

加拿大共产党人视越南为发展典范

值此加拿大马列主义共产党(CPC ML)成立55周年之际,该党中央委员会和党员在党的纪念碑前隆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党的创建人、首任领导人以及为党的斗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同志们,同时也向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致以崇高敬意。

越南政府总理、中央竞赛奖励委员会主席、全国消除临时房和危旧房工作中央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明政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消除临时住房和危旧房的任务是体现党心所向、民心所盼的特殊国家工程

范明政总理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消除临时房和危旧房的任务,是体现党心所向、民心所盼的特殊国家工程,是“民族情、同胞义”的生动体现,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范明政总理认为,这也是越南在可持续减贫事业中的一项伟大壮举,为我国在新时代坚持公平、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纪念八月革命和9·2国庆80周年、人民公安传统日80周年,并迎接各级党代会,迈向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项突出而切实的成就。

“独立—自由—幸福80年征程”展览会是一项国家级的重要文化—政治事件。图自越通社

政府副总理梅文政:推崇国家在各领域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独立—自由—幸福80年征程”展览会是一项国家级的重要文化—政治事件,是全党、全军和全民共同回顾民族光辉历史征程的重要契机。政府副总理、展览指导委员会主任梅文政就此次展览的作用、规模、意义及其所带来的价值接受了越通社记者采访。

罗伯托·拉贝尔教授。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新西兰:50年携手合作,开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高度

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国虽相隔遥远,但一直努力促进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继2009年升级为全面伙伴、2020年提升至战略伙伴后,2025年2月,双方正式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越南对外关系的最高级别,标志着两国互信与政治决心迈入新阶段。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与中国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敏合影。图自工贸部

越南工贸部建议在中国河南省设立贸易促进办公室

8月25日下午,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在河内与从8月25日至27日对越南进行访问的中国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敏举行了工作座谈。河南省副省长张敏也向工贸部提出若干合作建议,如尽快研究在河南省设立贸易促进办公室。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会见尼泊尔总统拉姆·钱德拉·保德尔。图自越通社

50年越南—尼泊尔关系:高层互访留下的印记

对尼泊尔进行正式访问期间,8月24日至25日,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会见了尼泊尔总统拉姆·钱德拉·保德尔(Ram Chandra Poudel)和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Khadga Prasad Sharma Oli)。

庆祝首都解放 70 周年(1954年10月10日 – 2024年10月10日),首都人民群众举行升旗仪式、齐唱国歌,重现1954年10月10日河内首次升旗仪式场景。图片来源:越通社

河内—新纪元里的渴望

从“八月革命”的历史印记出发,河内正迈入一个现代、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世界风云变幻的背景下,首都依然牢牢保持全国“火车头”的地位,坚定不移地朝着成为区域领先的经济、文化、科学和创新中心的目标前进。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城市项目、全面数字化转型计划……正在有序展开,彰显出这座不断创新的城市腾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