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季大捷:解放通讯社的战地记者

1975年春季大捷开启了越南历史的新纪元——国家统一纪元。与从四面八方进军西贡的解放军队伍一样,越南通讯社与解放通讯社的记者、电报员、技术员们也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条紧随战事前线的“信息战线”。

原解放通讯社记者阮青斌。图自越通社
原解放通讯社记者阮青斌。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胡志明市 ——1975年春季大捷开启了越南历史的新纪元——国家统一纪元。与从四面八方进军西贡的解放军队伍一样,越南通讯社与解放通讯社的记者、电报员、技术员们也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条紧随战事前线的“信息战线”。1975年4月30日,越南通讯社和解放通讯社的许多战地记者亲眼见证并记录下这场抗美救国战争中极具价值的历史时刻。他们的新闻、图片和火线报道令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倍感振奋。

1960年10月12日,解放通讯社在西宁省长烈(Chàng Riệc)森林播发名为“解放社”的第一条新闻,正式宣布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官方发言和通讯机构成立。从那时起直到抗美救国战争结束,解放通讯社始终出色完成光荣而英勇的信息使命,及时鼓舞南方军民为国家和平统一而奋斗的正义事业。

解放通讯社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唯一”。这是一个在敌人炮火中诞生、在战争最激烈阶段成立的革命抗战通讯机构。

pham-thi-loan.jpg
解放通讯社联络记者范氏鸾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从1961至1962年,解放通讯社的网络逐步覆盖东南部、西南部、西贡-嘉定等地区及解放军各指挥部。

原解放通讯社记者阮青斌回忆道:“当年,解放通讯社在西宁与柬埔寨边境的抗战根据地内开展工作,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没有桌椅,记者们用树枝搭成简易桌面来写稿。有时缺纸,我们就把旧稿拿到溪水里洗掉字迹、晾干后再用;许多时候边写新闻边提防敌军特工飞机的袭扰。为了确保安全,电报组与记者组必须分开驻扎。每次发稿时,电报组都要背着手摇发电机走远离基地的地方,以避免无线电信号被敌人侦测到。”

本着“虽二而一”的精神,在1970年至1975年间,解放通讯社持续得到越南通讯社在人力和设备方面的支援。其中,受过全面培训的记者、技术员、电报员被陆续派往南方战场,满足前线新闻工作的需求,及时为全国人民提供最新战况,尤其是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日如火如荼的总进攻氛围。

1972年7月,在南方战场迈入关键阶段的时候,近150名刚从河内各所大学毕业的学生被选中,参加战地记者培训班——即GP10班。这是专为支援解放通讯社而组建的一支“记者军”。

回忆起在和平省参加培训初期的日子,GP10班的老记者黄廷战讲道,和平时期学当记者只需会写稿、拍照,但战地记者不仅要掌握业务,还要锻炼体力和生存技能,穿越溪流、森林、长山山脉去前线报道。

“那时我们这些只懂课本的学生下课后要练习背砖上山。每人背包里塞10到12块砖,背上山行走,尽管背上垫了旧衣服、破席子,每次一提包砖就会砸得后背生疼。开始几天,每次训练后大家的后背都被砸得乌青,累到抬不起脚。”黄廷战回忆。

nguyen-sy-thuy.jpg
解放通讯社的记者阮士水。图自越通社

经过培训和训练后,到1973年3月,共有108名记者被编入支援解放通讯社的队伍。他们沿长山路线及老挝境内跋涉南下。

解放通讯社的记者阮士水当时刚毕业于河内综合大学。1973年3月16日,他和GP10班的记者们开始进入南方战场。这一旅程历时近三个月,留下了许多难忘经历与回忆。他们的北-南之行不仅要翻越高山深涧,还要经历生死考验。到达越老边境后,他们乘坐敞篷卡车彻夜奔波,凌晨一两点才到兵站休息。

在西宁短暂工作后,1974年初,记者阮士水与两位同事被派往位于东南部马驼森林(同奈省)的D战区分社,承担该区域的新闻任务。这里人口分布稀疏,许多乡村需穿林小道数十日方能抵达;部分地区“反共”激烈,敌我交错。阮士水经常深入基层拍照写稿,报道劳动竞赛、部队和游击队的活动。

选择战地记者之路,历经无数艰辛,但记者阮士水最深刻的“噩梦”并非战火或敌人,而是“绿豆饭”。“战区断粮时,我们只能吃自种的绿豆饭。说是饭,其实只有绿豆,没有米。吃多了绿豆,肠胃都发热。”尽管已过去五十多年,他仍记忆犹新。(完)

越通社

更多

8月30日,八月革命胜利暨9·2国庆80周年庆典的阅兵、游行活动(A80任务)国家级总彩排在首都河内巴亭广场举行。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在新发展战略中释放人的力量

目前,诸多专家和科学家已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献策。大部分专家和科学家认为,文件草案全面反映了40年来越南革新事业取得的成就,展现了国家的发展愿景和梦想,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容,特别是有关理论思维、增长模式、科学技术、教育培训、体制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核心问题。

1945年8月19日,首都人民在大剧院广场举行集会后,占领了北部府——法国在越南北部傀儡政府总部(越通社资料图)

俄罗斯十月革命鼓励越南民族争取民族解放

在纪念俄罗斯十月革命108周年之际,俄罗斯联邦国立语言大学(MGLU)越南语系的师生与来自莫斯科多所著名高校的越南语专业学生共同举行了一场“特别课堂”,旨在通过回顾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们提升越南语水平,同时探索有关越南的有趣故事。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投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富寿省各地连日来以民主而充满热情的精神,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从各级骨干干部会议、党支部生活会、科学研讨会到专题座谈会,富寿省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都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提出了许多富有实践意义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党的路线和方针的信任、期望与高度认同。

胡志明市二号VSIP工业园区。图自越南人民报

胡志明市:为合并后的工业产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不仅形成了一个在全国人口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GRDP)均位居首位的广大发展空间,而且还带来了重新塑造工业产业结构的机会,使其朝着集成化、可持续、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推介会。图自越通社

意大利友人视角下的越古巴友谊

意大利Anteo Edizioni出版社和古巴驻意大利大使馆近日在哈瓦那举行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并推介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

出席会议的代表。图自越通社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根据全届工作计划,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自2025年11月5日至2025年11月6日在首都河内召开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就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党政建设工作、干部工作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内容提出意见。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会议上发表开幕词和闭幕词。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闭幕式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三届十四中全会:党的领导方式革新烙印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达成高度共识、确保议事质量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全部既定议程,是越共十四大筹备工作的重要一步,彰显党在继续革新和巩固政治体系的决心,这是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