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宁平省红光坊瑞村是以水上木偶戏闻名的传统手工艺村。这也是北方水上木偶艺术的发源地之一。经历了人世的起起伏伏,瑞村村民一直努力维持传承了数百年的这门传统行业。
瑞村原以承做寺庙和宝塔的漆器和雕像闻名。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民开始使用漆雕艺术给木偶注入生命。
瑞村木偶的制作很费功夫,从精心凿刻和雕刻每一个细节,到绘制和安装复杂的控制系统。
每个木偶都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形象,而是一个个有灵魂的“人物”,有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反映村民的生产劳动生活、民间信仰,或是历史故事、传说。南镇水上木偶戏团团长潘文展艺人说: “在木偶创作中,最难的是营造自然感,与劳动者、农民、工人社会生活相融合。他们的呼吸、面孔和笑容要与真实生活一个样。”
瑞村的艺人们不仅自己制作栩栩如生的木偶,还亲自动手,从安排剧情到直接操控木偶,打造一场完整的水上木偶戏。目前,瑞村艺人掌握并定期表演 18 台传统木偶戏。大部分表演没有对白,只有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将民间声音与传统乐器如:鼓、二弦、笛子、月琴、木鱼等相结合,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艺术空间。

近几年,瑞村开始搞旅游。游客成为观众的主要来源,所以表演方式也有了很多创新。这也为向年轻一代传授前辈赋予水上木偶戏的特色和人性创造了条件。南镇木偶戏团副团长邓文耐说: “我的剧团维持着民间木偶表演这项古老行业。但现在,由于社会的需要,我会为学生创作更多的节目,服务各个年龄段。我们现在必须适应社会。”
瑞村水上木偶戏走出了村庄,还被邀请到全国各省市演出。这些乡村的简朴木偶也出现在国外的舞台上,如日本、法国、瑞典、西欧各国,并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推崇。
除了表演古典剧目,艺人们还根据越南童话、传说或现代生活素材创作新戏剧,以增加吸引力,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与此同时,瑞村特别注重在村里发展木偶制作厂。这些厂的存在和经营,保证了演出的“灵魂”,维系着这个行业的命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很多水上木偶艺人也纷纷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制作水上木偶作为旅游纪念品,既增加了收入,也为介绍和广泛推广家乡的民间水上木偶艺术做出了贡献。目前,全村共有7户家庭生产水上木偶。
江河木偶戏团团长潘文孟说: “木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小一号。我对木偶戏这个行业有感情,因为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木偶戏从业者,所以不知不觉中,这份感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我感觉我真的很喜欢木偶这个行业,感觉它和我很亲。”
瑞村水上木偶戏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越南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象征。依靠一代又一代艺人的热爱、奉献和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维护作坊、推广手工艺村旅游和积极组织表演团体,瑞村水上木偶戏将继续讲述有关这片土地和人,以及越南民族的起源和本色的故事。(来源:越南之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