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向前辈们表达深切感恩之情的重要契机。
1928年出生的管文在是1945年初在太原省最早投身革命活动的人员之一。总起义爆发之际,年仅17岁的他已成为一名冲锋在前的革命干部,默默为八月革命的成功作出贡献。
太原省老革命战士管文在:“1945年我17岁,受到启发后参与组织越盟青年,我负责救国青年团的工作,从起义前就开始活动。1950年我参军。”
一生追随革命理想,无论身处何种岗位,管老始终出色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如今97岁高龄的他依然思维清晰,仍坚持写诗、著书。他的文字仿佛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记忆,诉说着那个峥嵘岁月。
老革命战士管文在之子管文自:“父亲写了很多作品,最早是《那年奠边之役》,讲述他参加奠边府战役的过程。之后是《靠岸》,描写他父亲一生的经历,从而激励革命精神。”
另一位典型代表是来自清化省的伤残军人阮孟雄。虽因战争致残,但他以胡伯伯部队的坚毅意志与顽强精神,战胜重重困难,在经济领域取得成功,并积极投身社会贡献。他潜心钻研,发明了蜂蜜净化设备,并举办技术培训,向贫困群众传授养蜂、养鱼技能,助力他们在家乡土地上脱贫致富。
清化省伤残军人阮孟雄:“我始终铭记胡主席的话‘伤残不等于废弃’,把工作当作快乐与动力。在工作中,我有更多机会接近农民百姓,因此我发明了许多机器,帮助他们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出效益。”
像管文在、阮孟雄这样的榜样,只是千千万万为革命作出贡献者中的缩影。怀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精神,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对有功人员的关怀工作,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从住房、医疗、教育到提高优抚补贴标准,覆盖日益广泛。
八月革命前革命干部梁玉心之子梁玉兴:“这些年来,关于起义前干部的各项优抚政策我们都享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每年都前来慰问并赠送礼品。”
越南内务部优抚对象司副司长阮春隆:“优抚工作贯穿始终,覆盖中央与地方。其中,会晤活动是极具代表性的举措,让我们有机会向那些为国家独立、建设与保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楷模致敬。”
在西南边境保卫战中,胡志明市冲锋青年队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与人民军并肩作战。在西宁边境,共有99名胡志明市冲锋青年队干部、队员英勇牺牲,为坚守祖国每一寸神圣领土、圆满完成崇高的国际主义任务作出巨大贡献。为缅怀这一牺牲精神,胡志明市冲锋青年队将每年7月22日定为冲锋青年队烈士祭日。
在西宁省龙储乡的胡志明市冲锋青年队烈士纪念区,历代领导人、干部、队员、老一代冲锋青年队员及烈士亲属齐聚一堂,重返曾洒下血与汗的英雄之地。
烈士亲属武氏玉青:“冲锋青年队和各级部门对烈士家属非常关心。每年都前来祭奠、慰问,送上礼品。我父母生病时,他们也派人到家中探望,我非常感动。我为有一位姐姐——武氏玉梅,参加冲锋青年队并为国牺牲,感到无比自豪。”
胡志明市老冲锋青年队员蔡氏幸:“在边境战场上,我们共有99位战友牺牲,那时大家都还很年轻,有的甚至还没有谈过恋爱。如今99位战友长眠于此,另有200多位成了伤残军人。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能在冲锋青年队中成长,是一段极具意义的人生旅程。这份成长赋予我坚实的政治认知、道德修养和生活品格,让我懂得为人要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2025年是越南民族具有神圣意义的重要年份,全国纪念荣军烈士日78周年,深情缅怀为祖国英勇牺牲与默默奉献的人们。与此同时,面向庆祝九·二国庆80周年,今日每一项成就都铭刻着先辈的鲜血、智慧与忠心。这正是国家自信迈入新时代的坚实根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