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产业面临减排压力与绿色突围机遇

稻米长期以来一直是越南农业结构中的主力农产品,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在推动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越南大米出口额约为56.6亿美元,出口量近900万吨,进一步巩固了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坚实地位。

芹苴市夏秋稻谷收割现场。图自人民报
芹苴市夏秋稻谷收割现场。图自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据《人民报》,稻米生产正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要么继续沿袭传统的高排放种植方式,要么大力转向低排放、 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在越南承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背景下,发展低排放稻米生产模式不仅是一项技术解决方案,而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稻米——面临减排要求的主力农产品

稻米长期以来一直是越南农业结构中的主力农产品,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在推动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越南大米出口额约为56.6亿美元,出口量近900万吨,进一步巩固了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坚实地位。

在拥有这些积极成果的同时,环境挑战也并不小。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水稻种植活动占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48%,其中甲烷——这种温室效应远强于二氧化碳的气体——占比超过75%。在越南努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尤为值得关注。

近年来,一些低排放稻米生产模式已被试点实施,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干湿交替灌溉法”(AWD)与收获后稻草处理相结合的模式,用以替代焚烧或任其在田间腐烂的做法。这些措施不仅能减少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投入成本,并提升产量。

湄公河三角洲稻米研究院院长陈玉石表示,低排放稻米生产模式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是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效的稻草处理。然而,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基础设施条件和耕作地形。在拥有完善水利系统的地区,该模式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在地形复杂、田块零散的区域,推广实施则面临诸多困难。

陈玉石先生表示:“在实际条件下,不一定非要百分之百地执行全部技术流程。如果农民能够完成其中的50%至70%,并能带来显著的减排效果,那也应该鼓励加以推广。”

加强价值链联结 实现百万公顷目标

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推进“100万公顷优质低排放水稻种植区”发展提案是当前农业部门的一项战略性方向,并将其与绿色增长紧密结合。该地区稻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越南稻米产业协会(Vietrisa)副主席兼秘书长黎青松认为,这一正确举措具有长远战略性意义。近年来,从宣传推广、模式建设到中长期规划制定等工作均已同步展开,并初步展现出较高的可行性。

在该项目实施一年之后,越南稻米行业协会的评估仍指出不少问题亟需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价值链各环节的作用和参与度尚不明晰。项目推进主要仍集中在农民、合作社、农资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上,而作为关键环节的消费企业及大规模稻米流通企业还不够重视。

目前,各项试点模式的规模仍较为有限,仅覆盖数百至数千公顷,产量只有几万吨稻谷。而该提案设定的目标是每年实现种植面积达100万公顷、稻谷产量约1300万吨。现实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有关技术方案、生产组织方式及市场对接机制,为在整个地区推广和复制相关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个挑战在于,目前仍缺乏统一且同步的排放测量工具,导致在评估实际减排效果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

从科研角度来看,陈玉石先生指出,在目前尚未拥有深入研究加以完善的情况下,现行技术流程可以视为暂时可接受的方案。然而,为了在实际生产中有效应用,亟需建立一套灵活的技术参数体系,以便根据各地具体条件进行相应调整。

陈玉石先生还表示:“如果农民能够灵活应用技术流程的50%至70%,并取得显著的减排效果,就应当予以鼓励推广,而不是死板地全部照搬执行。因为如果缺乏灵活性,将很难在大范围内同步推广。”

从长远来看,陈玉石先生还提出,应当全面落实各项技术解决方案,这将需要对水利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进行大规模投资。与此同时,要加强生物方向的研究,比如培育水稻新品种,以及研发能够在淹水环境中抑制产甲烷微生物活性的生物制剂。这一方向被视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100万公顷种植区”提案,还可推广应用于全国超过400万公顷的水稻耕地。(完)

越通社

更多

富国机场效果图。图自CPG Consultants

越南建设部正式向富国太阳航空颁发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

6月13日,越南建设部正式向富国太阳有限公司(品牌名称太阳富国航空-Sun PhuQuoc Airways,简称SPA)颁发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这是由越南太阳集团(Sun Group)投资开发的航空品牌,总投资额为2.5万亿越南盾(约合9881万美元)。

位于平阳省的越南-新加坡工业区一角。图自nhandan.vn

平阳省发展新一代工业区

据《人民报》,在绿色工业、环境友好和国际接轨的发展战略中,平阳省正加速投资新一代工业区,采用生态、智能、融合数字技术的模式。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方向,受到政府的高度评价,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

越南多家银行提供绿色信贷服务,鼓励顾客加大对高新技术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图自nhandan.vn

绿色信贷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绿色信贷发展不仅是必然趋势,而是越南当前的迫切需求。作为经济的命脉,银行业正面临绿色金融领域上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与美国AMD公司签署高科技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

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6月12日与美国领先半导体产品设计和制造公司——AMD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根据备忘录,AMD将参与由胡志明市政府主导的多个项目,包括政策测试、促进创新以及评估该市高科技园区的投资环境。

越南总理范明政出席论坛。图自越通社

越法企业论坛开辟新合作机遇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值此范明政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6月11日,越南与法国企业论坛在巴黎法国雇主协会(MEDEF)总部举行,越南总理范明政及50余家越南和法国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大米包装环节。图自越通社

越南是粮食自给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贸易中断风险成为一大担忧的背景下,《自然-食品》杂志(Nature Food)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表明,越南是粮食自给率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具备应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活动突然停滞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