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俄罗斯联邦携手续写两国关系新篇章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相信越俄两国将在新时代携手续写双边关系的新篇章,共同迈向繁荣发展的未来。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图自《政府门户网站》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图自《政府门户网站》

越通社河内——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相信越俄两国将在新时代携手续写双边关系的新篇章,共同迈向繁荣发展的未来。

5月6日晚,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河内出席庆祝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5月9日-2025年5月9日)纪念招待会并发表讲话时如是强调。

陈红河代表越南党、国家和人民向苏联人民和俄罗斯人民致以节日祝贺,并向曾为战胜法西斯主义、开启人类和平与繁荣新时代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和苏联人民致以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他强调,1945年5月9日的胜利是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力量的伟大胜利,是良知与尊严的胜利。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体系,削弱了殖民帝国主义势力,开启了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自由和幸福的新篇章。

陈红河指出,从伟大卫国战争中孕育出的时代力量,极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于1945年成功发动八月革命,并于1945年9月2日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他同时对曾在1941年最艰苦的寒冬中英勇参战、壮烈牺牲的优秀越南儿女表达了自豪。

陈红河强调:“我们始终铭记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国家及人民在越南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巨大帮助,也不会忘记那些曾为越南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而流血牺牲、贡献青春年华的苏联、俄罗斯战士和专家的功劳。”

他表示:“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正是越俄两个民族忠诚友谊的永恒象征,是在历史考验中锤炼出的国与国关系,并在今日和平中不断得到培育和发展。”

陈红河指出,作为一个历经多次抗争、深知和平、独立和自由来之不易的民族,越南始终珍视国际团结精神,坚定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路线,愿与世界各国,包括曾经的苏联和如今的俄罗斯,成为可信赖的朋友与伙伴。

他表示,越南始终高度重视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并视其为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越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继续在经济贸易、国防安全、能源、教育培训、科技、旅游与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入发展。

尤其是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五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进一步增强两国政治互信,明确未来合作方向,把越俄传统友好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高度。

陈红河相信,凭借坚实的政治基础、深厚的互信情谊、忠诚的友好感情以及两国领导人与人民的共同愿景与决心,越南与俄罗斯将继续携手并肩,克服时代挑战,续写双边关系新篇章,共同迈向繁荣发展的未来,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友好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我们共同缅怀历史成就、把握当下机遇、面向两国光明未来的重要时刻。”陈红河强调。(完)

越通社

更多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

5月7日,由越南外交学院(DAV)与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越代表处(KAS)及澳大利亚驻越南大使馆在河内联合举行题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争端解决机制:作用、效力与成效”的第十四次海洋对话会。

超过一万人参加卫塞节烛光祈福法会。图自越通社

超万人参加卫塞节烛光祈福法会 祈愿世界和平

在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系列庆祝活动框架内,5月6日晚,由越南佛教教会主办的世界和平祈福烛光法会在胡志明市平政县越南佛教学院校园及朗勒(Láng Le)文化公园隆重举行,吸引逾一万人参与,齐心祈愿世界和平、人类尊严与可持续发展。

古巴国际电视台Cubavisión Internacional对越南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进行分析。图自越通社

古巴媒体:越南·2025年亚洲经济的引擎

古巴国际电视频道指出,2024年,越南已成为本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并正朝着在2025年创下出口新纪录的目标迈进。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越南在地缘政治上的地位,也使西方国家对越南共产党领导模式刮目相看。

奠边省人民委员会在芒㖇县辛透乡举行阿帕寨旗台升旗仪式。图自越通社

奠边省举行阿帕寨旗台工程挂牌仪式

5月7日上午,奠边省人民委员会在芒㖇县辛透乡举行阿帕寨(A Pa Chải)旗台工程挂牌仪式和升旗仪式。这是纪念奠边府大捷71周年的工程之一。

越南常驻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武黎蔡黄大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联合国承诺支持越南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越南常驻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武黎蔡黄大使5月5日出席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法律小组委员会第64届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联合国100多个成员国及地区、国际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