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芝地道 - 越南独特军事艺术的奇观

古芝地道工程被誉为越南游击战争艺术中的"地下奇观"。该地道位于胡志明市中心西北约70公里处的古芝县,集中展现了古芝军民在长达30年的艰苦卓绝的争取祖国独立自由斗争中机动灵活的战术与创造力。

古芝地道。图自VOV
古芝地道。图自VOV

越通社河内——古芝地道工程被誉为越南游击战争艺术中的"地下奇观"。该地道位于胡志明市中心西北约70公里处的古芝县,集中展现了古芝军民在长达30年的艰苦卓绝的争取祖国独立自由斗争中机动灵活的战术与创造力。

古芝地道系统形成于抗法战争时期(约1948年),最早在新富中和福永安两乡修建,"古芝地道"由此得名。整个地道系统全长250公里,为地下三层结构:最上层距地面3米,中层6米,最深层达12米。除部队生活区和武器储藏室外,地道还设有铁蒺藜坑、尖桩坑和雷区等。古芝地道历史遗迹区讲解员张文贵介绍说:“地道内设有各类功能设施:会议室、炊事区、用餐区,往下层是医疗室、休息区,以及西贡-嘉定军区的作战会议室”。 古芝军民仅凭锄头、竹编筲箕等简陋工具,便开凿出数百公里的庞大地道网络。现存遗址内的地道系统如迷宫般分布——以"主脊"(中央干道)为核心,延伸出无数分支:或因地制宜相互连通,或独立成网。多条支线直通西贡河,便于游击队在紧急情况下渡河转移至平阳省槟吉(Bến Cát)根据地。地道内设有隐蔽的通风孔,这些通风孔被巧妙地伪装成自然地貌,并通过多个秘密出口与地面相连。许多出入口被设计成灵活的作战工事,既可作为射击阵地,也能充当狙击点。在地道出入口周围布满了各种致命陷阱,如尖桩坑、铁蒺藜坑、诡雷装置、反坦克地雷、用于对抗直升机的防空榴弹发射平台。这些防御工事能有效杀伤并阻止敌军接近。原始的地道出入口十分窄小,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地道口被牢固覆盖,并精心隐藏在土层或落叶之下。如今为方便游客参观,部分入口已进行拓宽改造,但仍保留了原始结构的展示区域。

一名导游介绍说:“抓握盖板时需伸直手臂高举,这样身体能顺势快速滑入地道。肩膀保持平直可确保顺利通过狭窄入口。若姿势不当,极易卡在洞口。游击队员会在盖板下方预埋手榴弹或地雷,当敌军试图撬开入口时,手榴弹或地雷会立即爆炸,地道会倒塌并彻底封闭”。

地道的一个入口:进入时需伸直手臂高举,这样身体能顺势快速滑入地道。图自越通社
地道的一个入口:进入时需伸直手臂高举,这样身体能顺势快速滑入地道。图自越通社

尽管深藏地下,古芝地道系统却能抵御炮火轰击,承受坦克和装甲车的碾压,深层地道甚至可抵挡小型炸弹的爆炸冲击。部分区段采用两到三层复合结构,配备隐蔽地道门系统。地道内关键节点设有密封隔断装置,可有效阻截敌军进入或毒气渗透。人民武装力量英雄、曾于1962-1971年间在古芝作战的情报军官阮文曹大校(化号"四刚",现年98岁)重访故地时激动地表示:这里的每一条地道、每一处转角都镌刻着南方军民—特别是古芝和西贡-嘉定军民的爱国精神以及智慧、勇敢、克服困难、在任何困难和危险情况下绝不退缩,决心保卫祖国家乡。他在1967年,即古芝地道第一次战役五年后所写的有关古芝地道的诗歌就体现了这一点。

"五年过去仍刻骨铭心 / 整整五年,美军一个师进攻我们的A18区 / B52、B57轰炸机、军舰、装甲车、毒剂、催泪弹等/ 草木枯死,土地烧焦,但人心毫不动摇 / 昔日的地道网络仍是我们坚固的基地 / 啊,多么珍贵、可敬,值得载入史册 / 这片古芝地道的小路"。

目前,古芝地道主要保存有两处,即位于越南胡志明市富美兴乡富协村的滨药(Bến Dược)地道(西贡-堤岸-嘉定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和位于胡志明市古芝县润德乡滨庭村的滨庭(Bến Đình)地道(古芝县委所在地)。特别是滨药地道,游客可以参观地道系统,以及战争期间西贡-堤岸-嘉定军区司指挥官和领导人生活和战斗用的掩体。

古芝地道历史遗址于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特殊历史遗迹区。目前,胡志明市正在完善申报档案,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争取2027年将古芝地道列为世界遗产。古芝地道遗迹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如今,古芝地道不仅是展示独特军事奇迹的地方,也是让游客更好了解越南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意志的地方。(来源:越南之声新闻网)

越通社

更多

Vinfast汽车生产线。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建言:开发人力资源与民营经济潜力

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受到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纷纷积极建言献策。除对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给予高度认同外,有的意见强调,有必要同步完善民生政策,培育高质量人力资源,并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力支撑,把这些视为实现国家高增长目标的突破性举措。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推动越南与俄罗斯联邦议会间合作

11月7日下午,越南国会副主席阮克定在国会大厦主持召开了越南-俄罗斯联邦友好议员小组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越南国会合作小组的线上会议,旨在讨论俄方代表团即将访问越南的准备工作及相关内容。

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锦绣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检查委员会主任工作交接会议在河内举行

11月7日下午,越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在河内举行主任工作交接会议。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锦绣,以及政治局委员、河内市委书记阮维玉和中央检查委员会主任陈士青等领导出席会议。

8月30日,八月革命胜利暨9·2国庆80周年庆典的阅兵、游行活动(A80任务)国家级总彩排在首都河内巴亭广场举行。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在新发展战略中释放人的力量

目前,诸多专家和科学家已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献策。大部分专家和科学家认为,文件草案全面反映了40年来越南革新事业取得的成就,展现了国家的发展愿景和梦想,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容,特别是有关理论思维、增长模式、科学技术、教育培训、体制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核心问题。

1945年8月19日,首都人民在大剧院广场举行集会后,占领了北部府——法国在越南北部傀儡政府总部(越通社资料图)

俄罗斯十月革命鼓励越南民族争取民族解放

在纪念俄罗斯十月革命108周年之际,俄罗斯联邦国立语言大学(MGLU)越南语系的师生与来自莫斯科多所著名高校的越南语专业学生共同举行了一场“特别课堂”,旨在通过回顾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们提升越南语水平,同时探索有关越南的有趣故事。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投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富寿省各地连日来以民主而充满热情的精神,对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从各级骨干干部会议、党支部生活会、科学研讨会到专题座谈会,富寿省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都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提出了许多富有实践意义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党的路线和方针的信任、期望与高度认同。

胡志明市二号VSIP工业园区。图自越南人民报

胡志明市:为合并后的工业产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不仅形成了一个在全国人口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GRDP)均位居首位的广大发展空间,而且还带来了重新塑造工业产业结构的机会,使其朝着集成化、可持续、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推介会。图自越通社

意大利友人视角下的越古巴友谊

意大利Anteo Edizioni出版社和古巴驻意大利大使馆近日在哈瓦那举行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并推介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只能是文化与思想的产物》一书的意大利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