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会民生:保障人权的亮点

保障社会民生是国家实现稳定与发展的要求和必要条件。2014年,在国家面临不少困难的背景下,多项社会民生政策仍得到有效实施,为具体化人民的各项社会 权益作出贡献。
保障社会民生是国家实现稳定与发展的要求和必要条件。2014年,在国家面临不少困难的背景下,多项社会民生政策仍得到有效实施,为具体化人民的各项社会权益作出贡献。

2014年保障社会民生的亮点体现在多方面的可喜数据上,如就业率上升,贫困户比例下降,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增加,政府颁布提高为国立功者、离退休干部、低收入者等对象基本薪资的决定。

*会说话的数字

劳动方面,2014年约有160万劳动者实现就业,同比增长3.7%,其中劳务输出10.5万人,超出原定目标20%。也在2014年,各部门、各地方良好实施各项减贫政策。国家财政拨款12万亿越盾用于为贫困者、少数民族同胞、6岁以下儿童、准贫困户和大中学生购买医疗保险。

越南也致力于实施少数民族同胞宅基地、生产用地、生活用水等的扶持政策,以及向数十万户次家庭提供总额10万亿越盾的优惠信贷。其成效体现在全国贫困户比例快速下降,从2013年底的7.8%降至5.8%再到2014年底的6%,减少了1.8至2个百分点。

在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的背景下提高基本薪资体现了国会和政府努力帮助为国立功者、离退休干部和低收入者等三类对象的巨大努力。

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范氏海传表示:“2014年尽管经济十分困难,但国家仍决定拨款11万亿越盾用于部分解决低收入国家公务员和为国有功者的薪资问题。这是一项具有人文性的决定,尽管它还只是一种临时措施,未能根本解决薪资问题。由于国家经济和财政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要一步步走,逐步实现薪资能保障最基本生活条件的目标”。

2014年,越南继续投资新建和升级扩建多所医院,发展海岛医疗,鼓励发展非公共医疗。面向人民的各种保险种类日益丰富,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对象日益增多并都能按规定享受应得利益。购买社会保险人数达1150万人,购买医疗保险人数占总人口的72%。
国会社会问题委员会副主任裴士利说:“我们认为,2014年,政府有效实施了各项社会政策。我们将国家财政预算的18%用于实施社会福利、社会民生和为国立功者政策。其中的亮点是良好实施为国立功者政策。”

*为2015年创造有力前提

2015年,越南提出了重要社会目标,其中贫困户比例降低1.7%至2个百分点,为160万劳动者创造就业,将城市失业率控制在4%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将继续集中资源用于实施各项社会民生政策,并着重于职业培训、解决就业、可持续减贫,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政府总理阮晋勇说:“要切实和有效提供帮助,让同胞们能从护林种林、发展养殖和多样化农作物中提高收入并脱贫。要考虑加大对护林种林工作的资金扶持,同时有效实施各项现有扶持政策,尤其是生产用地、宅基地、洁净水、医疗、教育、职业技能和科技应用等。政府就上述政策的议定草案进行了讨论并正在指导尽快完善以正式颁行。”

在实施具体措施的同时,《工作法》、《社会保险法(修正案)》、《职业教育法》等即将生效的一系列法律也将搭建越南继续实施各项社会民生政策的重要法律框架。

越南在国家经济仍存在不少困难的背景下有效实施各项社会民生政策是政府在2014年作出的巨大努力。这进一步体现了越南在保障社会民生方面的统筹规划和不懈努力。这也为国家发展和实现各项人的社会权利作出重要贡献。(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更多

附图。图自https://thuysanvietnam.com.vn/

胡志明市强力行动推进解除IUU“黄牌”

2025年11月,欧盟委员会(EC)检查团预计将赴越评估越南落实有关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相关建议的结果。此次检查被视为在考虑解除对越南渔业“黄牌”警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越南数万名渔民以及水产加工和出口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附图。图自hanoimoi.vn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成龙近日签署第2371/QĐ-TTg号决定,批准实施“2025-2035年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及2045年远景”方案。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图自越通社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

10月29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公布了与非现金支付及06号提案实施相关的最新成果。其中,越南非现金支付持续爆发,通过二维码的交易额增长超过150%。互联网和移动端支付渠道也录得大幅增长,显示出数字支付趋势正日益深入民众和企业的日常生活。

职能力量将岘港市灾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地区洪涝灾害:22080人已安全疏散

根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及越通社驻各地记者消息,由于持续强降雨和洪水形势,截至10月29日17时30分,受灾各省已组织撤离并安全转移了居住在滑坡、洪涝风险区域的7253户共22080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