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档案实现数字化 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

据越南劳动荣军社会部的统计数据,截止去年底,全国共归葬30多万烈士遗骨,但还有20多万烈士遗骨下落不明。
烈士档案实现数字化 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 ảnh 1附图: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劳动荣军社会部的统计数据,截止去年底,全国共归葬30多万烈士遗骨,但还有20多万烈士遗骨下落不明。在此情况下,越南烈士、烈士坟墓和烈士陵园电子信息网站的建立为人民和烈士家属更快速、准确地查询信息提供方便,进而减少寻找烈士过程中的困难。

尽管战争已过去了几十年,但全国各陵园仍存在着数十万座无名烈士墓,令烈士亲属和同志们一直耿耿于怀。

烈士阮伯琼的儿子阮文凤说:“我们是芒族人,经济条件不好、交通又不方便,因此在寻找亲人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目前,大部分烈士信息都是通过纸质档案储存的。这样一来,时间越长,烈士档案核查工作越难以进行。

和平省劳动荣军与社会厅有功者处副处长阮光辉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档案都比较破旧,因此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满足烈士家属的正当愿望,越南信息与传媒部、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和国防部已联合建设全国烈士、烈士坟墓、烈士陵园电子信息网站。其中,越南邮政总公司在全国近3000个陵园进行收集烈士墓图片和相关信息,然后将所收集的资料与各省劳动荣军与社会厅提供的档案进行核查。现在,烈士家属或同志们不用四处奔跑,而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烈士档案。

和平省安乐县伤兵范文洞说:“这个网络不仅记录了同志们的功劳,而且还为他们的家属寻找坟墓提供便利。”

烈士坟墓电子信息网站的开通不仅实现了烈士家属和同志们数十年来的愿望,而且还体现全国各阶层人对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的责任和感恩之心。(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说理-唱理是越南戈都族一种独特的民间即兴口头表演艺术形式。图自越南之声

保护和弘扬戈都族说理-唱理艺术

说理-唱理是越南戈都族一种独特的民间即兴口头表演艺术形式。目前,广南省多个山区县通过开设培训班、成立俱乐部,将这门艺术纳入学校课外教学活动等方式,积极保护和传承其价值。

扫码了解北江省的历史遗迹。图自越通社

北江省: 确保人口数据“准确、齐全、真实、实时”

北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梅山透露,在未来一段时间,北江省将集中力量高效落实政府总理2022年1月6日签署有关批准《2022-2025年时期及远期至2030年服务于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人口数据库、身份标识和电子认证应用程序方案》(简称号6号方案)。

河内国家大学高中阶段人才孵化项目的招生活动。图自越通社

河内国家大学开展三年制的本科教育

河内国家大学5月13日宣布将正式推行达到国际标准的三年制本科教育模式。该项目融合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并开展本博贯通培养的模式,旨在落实国家科技与创新发展战略。

文艺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搭建越中交流之桥·海防2025年活动在海防市举行

5月10日晚,越南外交部外事与文化外交局、海防市外事局与Shinec股份公司联合在南虔桥工业园区举行搭建越中交流之桥·海防2025年活动。这是庆祝越中建交75周年(1950年1月18日-2025年1月18日)、纪念海防解放70周年暨2025年海防红凤凰花节的活动之一。

清化省力争2025年10月完成危旧房清零目标。图自baothanhhoa.vn

清化省力争2025年10月完成危旧房清零目标

据清化省民族宗教厅的报告,该省需要新建和修缮房屋数量为15326间。清化省委指示各地方迅速克服困难,加快进度,力争在2025年10月前完成处境困难户危旧房清零任务。

保罗竹藤编织手工艺村作品。图自互联网

保罗竹藤编织手工艺村

承天顺化省广田县广富乡保罗竹藤编织手工艺村有数百年历史,这里是国内外闻名的竹藤编织手工艺品生产地。将每一根竹竿,保罗村民制作成独特的产品,为居民生活,为游客服务并将越南竹子的形象推向世界。

2025年5月8日,胡志明市高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审理发生在全越石油运输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Xuyên Việt Oil公司)的案件。图自越通社

全越石油腐败案复审:检方建议7名被告减刑

2025年5月8日,胡志明市高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审理发生在全越石油运输与旅游责任有限公司(Xuyên Việt Oil公司)案件。当天,胡志明市高级检察机关对各被告提出量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