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采用Invitro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花苗,向 许多国家(甚至包括荷兰花卉王国在内)出口年均创汇达百万美元是大叻花林生物工艺股份公司的成功。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1大叻花林生物工艺股份公司的盆花展示厅。

越通社河内——采用Invitro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花苗,向 许多国家(甚至包括荷兰花卉王国在内)出口年均创汇达百万美元是大叻花林生物工艺股份公司的成功。

大叻花林在2015年出口2800万棵花苗,成为了向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提供花苗的“银行”;向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市场提供约1万枝永鲜花。

大叻花林生物工艺公司早在成立初期(2003年10月)已经决定把生物工艺应用在花苗生产中。公司在大叻市第8坊1.7公顷山丘上试种,建设采用 Invitro组织培养法生产花苗的2000平方米现代实验室,年产1200万棵。注重生产世界市场喜爱的大丁草、星辰花、百合花、菊花、绣球和盆景树等。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2大叻市是越南采用高端栽培技术的种花中心。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3大叻花林生物工艺公司现是东南亚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花苗的首个单位。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4在实验室进行组织分离。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5在大叻花林生物工艺公司组织培养室检查组织发育过程。

凭借花苗质量好、价格合理,公司的产品逐步进军丹麦、荷兰、比利时、新西兰等欧洲严格市场。 2006年和2008年,向比利时分别出口种苗100万和400万棵,2010年向新西兰、荷兰、比利时、中国出口700万棵。

随着世界花苗需求日益增加,大叻花林在大叻市扩大种植面积,达5公顷。在洛阳县多萨乡建立宽20公顷的庄园,专种鲜切百合花。2014年,把原有实验室扩 至4000平方米,年产2400万棵,同时开辟4000平方米现代苗圃,聘用当地500多名劳动者。

公司以质量、工艺、服务为经营理念,应用从法国进口的先进设备,保证满足客户的严格要求。大叻花林生物工艺公司堪称东南亚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花苗的首个 工业型单位。

实验室的灌溉、光照、温度、施肥等全自动化,省时省力且提高生产率。迄今,除了供应花苗外,大叻花林还生产鲜切花、永鲜花、粘土花及其它材质花。同时,担 负向农民转让种花技术的任务。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6大叻花林现是为内外两销服务的盆花产地。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7高端技术栽培的百合花好看耐久。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8采收季节的兰花苗。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9鲜花是大叻花林公司的主导优势。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10大叻花林公司工人包装花卉供应国内外市场。
越南一流花苗银行(组图) ảnh 11大叻市成为全国一流优质鲜花供应基地,在国际市场逐步打造大叻花卉商标。

以花卉展示厅和高档餐厅宾馆系统,大叻花林也是大叻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大叻花林在花苗生产经营中不断应用高端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肯定了大叻花卉品牌。

大叻花林在2014和2015年分别出口2400万和2800万棵花苗,成为了向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提供花苗的“银 行”;向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市场提供约1万枝永鲜花。2015年春节期间为国内市场提供300万枝花和20万盆花。(越通社《越南画报》)

越通社

更多

游客参观金瓯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西部水乡美食“留住”游客的脚步

走进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时,人们将会沉浸在一片广阔而生动的空间中,重现越南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西南地区各省市为博览会带来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淳朴而独特,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种土特产。

渔船到港口避风。图自越通社

广义省主动应对第13号台风 减少台风造成损失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将从11月6日至7日进入东海并直接影响中部各省份,最大风力可达17级。第13号台风登陆后可能对广义省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当前,当地政府和职能力量正积极采取早期防范措施,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

参观顺化大内的首批游客。图自越通社

洪水过后顺化古都遗迹群恢复开放迎客

据顺化古都遗迹保护中心的消息,11月4日上午,顺化古都遗迹群各参观景点已恢复开放,迎接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同时继续开展从11月2日至3日发生的洪水灾后恢复工作。

附图。图自越通社

强化渔船监管 保障渔民可持续生计

越南九龙江三角洲各地正密集采取多项同步措施,严厉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的捕捞活动。其中,安江省与金瓯省作为渔船数量较多的地区,正加速推进渔船管理,严格管控进出港流程,提升渔民守法意识,并在保障渔民可持续生计方面同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