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

据《越南之声》,进入新石器时代,越南陶业已形成和发展出具有红河流域农业文明独有特征的陶器。基于不同的制作秘诀和各地黏土的特性,越南陶瓷有着丰富的种类。十五世纪,越南陶瓷出现在亚洲多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这证明了越南陶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 ảnh 1资料图: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 。图自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进入新石器时代,越南陶业已形成和发展出具有红河流域农业文明独有特征的陶器。基于不同的制作秘诀和各地黏土的特性,越南陶瓷有着丰富的种类。十五世纪,越南陶瓷出现在亚洲多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这证明了越南陶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进入十九世纪后越南陶瓷业开始衰落,不少制作技术失传。直到后来,越南陶瓷业才渐渐复苏。

别具一格的越南陶器让使用者颇感兴趣。从烛台、香炉等形态独特美观的佛教用品,到拥有美观且贴近自然的花纹的陶瓶、陶缸。陶制品因不同地区的黏土特性而呈现不同的特征。首都郊外的钵场村陶瓷由于使用铁泥土,经1250摄氏度高温烧制后,质地细腻且色彩鲜艳。北江省的土河陶、北宁省的扶朗陶、海阳省的盖陶和永福省的香耕陶,又称粗陶,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下烧制。其中,香耕的无釉陶,最为特别。确切地说,与其他地方相比,香耕制作陶器的黏土中含有更多的天然氧化亚铁成分,经高温烧制后出炉的成品带有红棕色。在光照下斜着看,香耕陶器显出一定的光泽度。至今,钵场陶瓷和朱豆陶依然畅销世界各国。而土河陶、香耕陶和芙浪陶的出口量仍微不足道,大部分由越南人使用。

当前,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工作在各个手工艺村依然遇到种种困难,要求陶瓷艺人不断创新、寻找销路,让越南陶瓷更受青睐。永福省的香耕陶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现在仍从事制陶业的寥寥无几,只有不到十户人家继承祖业,其余都改了行或生产瓦片。正因如此,陶瓷业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每个人、每个手工艺村的当务之急,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十分关心陶瓷业保护工作的画家黎铁刚说:“如果没有艺术事件,就不关心传统工艺保护、复原和发展了吗,若是这样,手工艺一定会逐渐消失的。例如‘槠色与香耕陶’艺术展,是通过艺术、审美途径等来进行遗产保护的好办法,也许还很特别”。

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 ảnh 2资料图:越南陶瓷保护和产业升级 。图自越南之声

香耕镇卢刚村陶瓷厂老板、雕刻家阮红光先生对陶瓷业十分痴迷和满怀热情。他认为,香耕陶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但渐渐被埋没,因此,他有责任将日用陶器升级为现代陶。对他来说,升级的过程相当顺利,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画家阮红光说:“好在我本人既经过了正规培训,又有知识、有关系、有市场去发展艺术陶瓷。然而,香耕镇乃至平川县都着重发展工业。工业的发展相当于手工艺村的原料被工厂、企业覆盖,如果不出台保护政策,我肯定在我这辈子香耕陶村就会消失。再有,若想扩大生产规模,产品销往全国,为乡亲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就必须有厂房”。

目前,越南各个陶瓷村已经找到发展之路,那就是不光做日用陶瓷,还要升级至艺术陶瓷,只有这样方能守住祖业并扩大市场。

画家黎铁刚说:“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传统变成现代或者在传统基础上更新,我们的前辈一定不喜欢子孙后代十足十地模仿他们,所以必须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款式的创新”。

专家认为,为了保护越南陶瓷和产业升级,应坚持将传统手工生产与科技应用相结合,以满足客户对陶瓷款式、质量、色彩的实际要求,尤其是在平面造型设计正被视为手工产品升级的创新翅膀的背景下。越南陶瓷要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就必须每一件产品都创新。据此,陶瓷产品的设计、选样和推广是必须的环节。(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