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沿着1A号国道,往南走约25公里就看到路边玻璃柜里摆着刺绣艺术品的商店。橘洞村位于常信县橘洞乡。这是越南传统手工刺绣之乡。经历多个世纪,橘洞村依然保留着越南北部平原村庄的古老风情。
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ảnh 1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艺人。(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沿着1A号国道,往南走约25公里就看到路边玻璃柜里摆着刺绣艺术品的商店。橘洞村位于常信县橘洞乡。这是越南传统手工刺绣之乡。经历多个世纪,橘洞村依然保留着越南北部平原村庄的古老风情。

村头榕树下是村城隍庙,旁边是被称为越南传统刺绣业“师祖”的黎功行的祭祠。祠里的碑上写着:黎功行博士本名裴功行,橘洞村人,生于陈末黎初。他曾出外工作,学习刺绣技术并回村传授。

据《越南之声》,17世纪,刺绣业在全国广泛发展起来,因此,橘洞村刺绣业的“师祖”也是全国刺绣业的鼻祖。

橘洞村老人冯文兴表示:“我村刺绣业师祖的祠堂已有200年历史了。祠里仍保留多件珍贵实物,其中包括石碑和古香炉。每年农历6月12是黎功行的祭日,各地方和河内市刺绣村的居民都来这里上香缅怀。”

走进河内市常信县橘洞刺绣村 ảnh 2刺绣作品。(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在橘洞村老年人的记忆中,刺绣业繁荣时期,得益于艺人的创新和精湛技术,该村产品闻名全国。村刺绣业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得到继承与发展。

橘洞村刺绣老艺人裴氏幸说:“我8岁就学刺绣。村里的小孩7、8岁就开始学,就这样继承祖业。当时,手太笨,只能做金线绣或凸绣。现在的年轻人做平绣比我们好多了。”

上世纪90年代,橘洞村有许多刺绣厂。大的厂要雇佣200至500名员工。按照生活规律,市场经济兴起后,一些传统行业失传了,但橘洞村民仍坚守祖业。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2至3人做这一行。

阮氏红艺人的房间仅有约30平方米,但墙上挂满了刺绣画。坐在绣架前的她告诉记者:“以前,我专做床垫、枕头、鞋面,出口到东欧。后来出口不行了就转向刺绣画、‘奥黛’和时装。越到后来技术要求越高,如双面绣、滑缝线刺绣,每一条绣线和花纹都要光滑。现在,村里有不少绣工,但技术才最重要。有的产品并不是谁都能做的。”

橘洞村最出名的是风景画,如:榕树、水井、小船,以及独柱寺、鸿泰亭、顺化古都等。绣出这些画,绣工要花几个月的时间,选择适合的线,每针每线都要非常灵巧,以表现出画的细节,如:波浪、光线,或投在水面上的光影、屋顶等。

肖像画要用数百针,才能表现脸部表情,如:眼角、笑容、皱纹等,并且要突出表现画中人物的姿态和个性。

橘洞的一些艺人闻名全国,如:曾为保大皇帝和南芳皇后绣衣的裴黎敬艺人,以及唯一荣获人民艺人称号的蔡文盆艺人。

蔡文盆艺人以其创作的国家元首肖像而闻名国内外。他创作的泰国国王像广受国际业内专家好价。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投资购买多种先进刺绣机,但机器做的没有手工精致细腻。因此,橘洞村的传统刺绣业正一天天发展壮大。(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欧盟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越南接收欧盟的救援物资

11月24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防与防灾管理局接收了从卢森堡运抵河内内排国际机场的欧盟救援物资。

越通社社长武越庄参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发起为受洪涝灾害影响民众捐款活动

发扬团结精神,响应“全民支援中部与西原地区同胞克服洪涝后果”的号召,11月24日上午,越通社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支持同胞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启动仪式。

众多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单位主动将物资运送到救援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首都与全国同心协力 共助中部灾民渡过难关

近日,河内市多个救援物资接收点持续收到社会各界为帮助中部地区同胞克服暴雨洪灾影响而捐赠的大量款项与物资。在首都各级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的积极响应下,各项援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