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长沙海域上的“活界碑”

近几年来,尽管经常要面对各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中部地区渔民仍坚持出海捕捞。由此,经常在黄沙和长沙渔场捕捞作业的渔民们已真正成为了海上的“活界碑”,为捍卫祖国神圣海洋岛屿主权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沙长沙海域上的“活界碑” ảnh 1长沙海军战士。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近几年来,尽管经常要面对各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中部地区渔民仍坚持出海捕捞。由此,经常在黄沙和长沙渔场捕捞作业的渔民们已真正成为了海上的“活界碑”,为捍卫祖国神圣海洋岛屿主权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42岁的邓廷苏越已从事水产捕捞25年。对他来说,黄沙长沙渔场就像亲骨肉一样。除了恶劣天气的日子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出海捕捞。

岘港市山茶郡渔民 邓廷苏越:“我每个月都出海谋生,黄沙长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传统渔场,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

黄沙和长沙是中部地区乃至越南全国渔民们多年来的传统渔场。坚持在那里靠海谋生就是渔民们为捍卫国家神圣海洋岛屿主权奉献一份力量的一种方式。

广义省得普县渔民   陈智心:“我们祖先以前就在黄沙长沙渔场进行捕捞作业, 现在就轮到我们继承这个传统。当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时,我们可随时联系海警和鱼检力量。”

现在,渔民不再孤身前行,而组团一起出海进行捕捞。这样以来,不仅捕捞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他们也可以互相照应。

除了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主张外,在黄沙长沙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渔民既为家庭乃至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又还为打击侵犯国家领土主权的违法行为作出积极贡献。

岘港市边防部队指挥部副政委  阮清水:“渔民们向我们边防部队提供很宝贵的信息,其有助于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每一个出海捕捞的渔民就是越南海域上的一尊‘活界碑’。”

种种困难和危机永远挡不住中部地区渔民出海捕捞的决心。每天一艘接着一艘渔船陆续出港,在国家传统海域上维持正常捕捞作业。可以说,渔民们就是昼夜不休捍卫祖国神圣海洋岛屿主权的‘活界碑’。(完)
越通社

更多

政府常务副总理、特赦咨询委员会主席阮和平。图自越通社

九二国庆特赦:确保符合条件人员无一遗漏

7月8日下午,公安部召开会议,总结4·30(南方解放纪念日)批次特赦工作,并部署2025年9·2国庆之际第二批特赦决定。政府常务副总理、特赦咨询委员会主席阮和平出席会议并发表指导讲话。

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奖基金会代表团与历届获奖的越南教育工作者以及泰国驻越大使馆干部及人员合影。图自越通社

泰国公主奖基金会促进与越南的教育合作

由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奖基金会(PMCAF)主席克里萨纳蓬·克蒂卡拉(Krissanapong Kirtikara)博士率领的代表团从2025年7月6日至8日对越南进行工作访问,旨在加强与越南的教育合作,与获奖教师网络建立联系,促进亚洲地区的教育事业。

越南驻韩国大使武湖。图自越通社

越南为旅居韩国越南人社群提供法律支持

7月6日上午,越南外交部海外越南人国家委员会与越南驻韩国大使馆、河内市律师协会以及韩国京畿道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旨在为正在韩国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越南人普及法律知识并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成功及时处理3枚危险集束炸弹。图自越通社

广治省:成功及时处理3枚危险集束炸弹

7月6日,据挪威人民援助组织/广治省扫雷项目( NPA/RENEW)流动排雷小组(EOD)表示,已及时接到民众报告并成功处理了3枚在广治省居民区内的危险集束炸弹。

越南八月革命与九二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图自越通社

越南八月革命与九二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刚发布八月革命成功80周年(1945年8月19日-2025年8月19日)和九二国庆节80周年(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纪念标识。该标识图样由河内作者苏明庄设计,用于相关纪念活动的宣传工作。

越南驻老挝大使夫人武氏蓉在老挝儿童医院向一名儿童赠送礼物。图自越通社

老挝越侨小小“爱心饭”传递大温情

在万象市中心佛迹寺的宁静院落里,每周六清晨,“爱心厨房”都像往常一样烟火气十足。一锅锅由信众们精心熬煮的热腾腾的饭菜和稀饭,已成为数百名困境病患的温暖支撑。

职能力量将炸弹转移到炸弹处理地点。图自越通社

成功销毁重达500公斤的未爆炸炸弹

7月4日上午,越南乂安省神岭乡军事指挥部与省军事指挥部工兵队联合行动,成功引爆一枚战争遗留的、仍保留引信的炸弹。该炸弹重约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