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首都河内力争发展成为全国高科技工业中心

在解放60年后,从主要销售商品、规模较小、工业落后的城市,越南首都河内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大型工业中心和北部地区的经济引擎。
越南《人民报》新闻网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在解放60年后,从主要销售商品、规模较小、工业落后的城市,越南首都河内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大型工业中心和北部地区的经济引擎。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内容如下。

——渡过艰难

接管首都初期,河内市人民步入稳定生活、恢复生产、走向发展的阶段。从1955年至 1960年,河内机械厂、陈兴道机械厂、嘉林机械厂等新工厂和企业——河内市机械制造业的“头生孩子”正式诞生。义都、前锋、民主玻璃等河内市,也是全国的第一批工业合作社得以成立。手工业和民营工业快速恢复,并为自主的工业打下了基础。
 
在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 1965)时期内,河内市年轻工业的许多重要初始活动陆续举行。那就是在上亭、明开、安圆、东英等地建设第一批大规模工业区,成立数十家新工厂和企业。穰东(Rạng Đông)灯泡保温瓶厂、文典磷酸盐厂、东英机械厂、梅东机械厂等大批国有企业同时得以创立。河内市工业首次制造出车床、铣床、变压器、柴油发动机、汽车零配件、液压锤、冲孔机、小型电动机等不同产品。毛衣、针织衣等服装纺织业的主要产品开始得以生产。

从1965年至1975年,抗美救国战争进入恶劣阶段,这使得河内工业面临种种困难。各家工厂和工业基地被疏散到周边各省,一边生产一边战斗。国家统一后至1986年前,由于管理机制尚未革新,外援被削减,物资、原料和能源严重匮乏,使得工厂和企业要努力渡过困难以继续生产。

直到1986年召开的越共六大之后,河内市工业才取得长足进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 Geleximco、春绿寿、Pylyco、黄武、松林等民营企业和公司纷纷创立并快速发展,珠宝、木雕、青铜铸造等河内市许多手工艺村得以恢复等,这一切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为本市出口总额作出很大贡献。春和自行车、越河啤酒、河内肥皂等各家生产厂首次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新技术。在河内最早出现的各家外资企业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在塞同B工业区出现的首都工业产业先行者主要是河内Hanel公司及亚洲大型集团的联营企业,如DaewooHanel、OrionHanel、SumiHanel等企业。2000年初,日本的雅马哈(Yamaha)、佳能(Canon)、松下(Panasonic)等大型企业入住升龙工业区。从而,来自中国台湾、韩国的数十家辅助业外资企业来河内开展投资。至2000年,河内工业覆盖了19个产业,形成了5大主力产业。

——集中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产业

60年来,首都河内工业不断强大。从几十家国有企业和几百家合作社,至2013年,河内工业生产单位共有近10万个,其包括国有企业131家、民营企业1.073万家、外资企业410家。此外,河内有1200多个手工艺村和数万个手工艺个体户。
 
工业产业结构按规划得到更合理的调整,形成专业工业区和高科技工业区。全球经济一体化允许河内大力吸引外资,接受世界发达国家转让的新技术。除了机床、变压器、电灯泡、轮胎、啤酒、糖果等传统产品以外,河内工业出现了诸多新主力产品,如:打印机、光学元件、电脑、汽车、摩托车、食品加工车间,出口花岗岩等。出口工业产品价值占出口总值的30%,其包括附加值高的信息技术、机械、电器等高科技产品。首都河内地区以世界大型手机、打印机、扫描仪生产基地的资格出现在全球工业版图上。
 
河内工业生产共有包括数千种产品的30多个小产业。工业结构在规模和质量上均发生变化。首都工人队伍70余万并且在日益发展壮大。工业企业的60%领导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各家企业大力应用美国、欧洲、日本达到国际标准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系统,为管理和运作创造突破性步伐。在规模上,河内年均收入额超过1000亿越盾(约合 500万美元)的工业企业共500家。

未来,河内市集中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力争将河内市建设成为全国高科技工业中心并以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化工业之城。(越通社-VNA)

更多

通过监控系统监督渔船活动。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顺化发挥综合力量

为推动负责任、可持续的渔业发展,近段时间顺化市动员整个政治系统的力量,掌握重点海域情况,深入宣传并动员渔民严格遵守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规定,同时及时监测、发现并阻止渔船企图侵犯外国海域。

洪水对得乐省水产养殖网箱造成了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国家银行扩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客户的支持范围

11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已发布第10328/NHNN-TD号公文,要求第8、9、10和11区的信贷机构和国家银行分行重点实施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2025年10月和11月第12号和第13号台风以及洪水造成的损失,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定民生。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强化跨国毒品犯罪协同打击机制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多位国会代表就近期破获的“金三角”至越南1.2吨毒品走私案回应媒体提问。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组织化特征,亟需加强预防打击力度,完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跨境毒品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清池桥发生的交通事故。图自《新闻与民族报》

2025年11月份越南交通事故实现“双下降”

根据交警局、越南航空局、越南海事与水路局的快速报告显示,2025年11月(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27起交通事故,导致823人死亡,1055人受伤。与2024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467起(下降23.42%),死亡人数减少181人(下降18.03%),受伤人数减少337人(下降24.21%)。

越共中央党机关党委干部和职员为受灾群众捐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图自越通社

逾2.08万亿越盾善款快速汇集 支援洪灾地区

11月25日,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陈青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总部,移交宣教与民运部全体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为协助洪灾民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筹集到的4.5亿越盾善款。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

途经得乐省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铁路部门继续停运11月25日至27日部分列车

受中部以南地区(谣池—芽庄区段)洪涝灾害影响,越南铁路运输股份公司发布通报,从即日起至11月27日继续停运部分客运和货运列车,同时缩短途经谣池至芽庄区段的客运列车运行区间。

出席会议的越南代表团。图自越通社

越南退伍军人企业模式在地区广受关注

据越通社驻雅加达记者报道,第二届东盟退伍军人联合会企业论坛(VECONAC)于11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吸引地区内多国代表出席。从事水产品、农产品、设计、建筑等领域的15家越南企业参加了论坛。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向洪水灾民伸出援手。图自西贡解放报

Vingroup 再拨5000亿越盾支援越南中部救灾重建

面对中部各省因持续暴雨洪灾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Vingroup 集团已紧急致函政府总理、各位副总理及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表示将追加 5000 亿越盾用于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