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医学:“红警线”规程——分秒抢救病人生命

最近,越南胡志明市第一儿童医院应用了被视为越南全国最新的急救规程——“红警线”。
最近,越南胡志明市第一儿童医院应用了被视为越南全国最新的急救规程——“红警线”。这个急救规程是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尽可能简化程序的急病救治规程。

第一儿童医院是越南国内第一家实施“红警线”急救规程的医院。最早是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但直到三年后发生的胡市第五郡一名六岁和一名二岁病人急救事件,很多人才知道它。 这两名儿童病人因身负数十处创伤流血过多导致昏迷而入院急救的。当时病人的症状似乎已无力回天。因为,创伤造成小肠、大肠被穿透,肾和肝受损。但对医院的医生们来说,救活病人完全有希望,因为他们已经立即启动了红警线规程,那就是放弃初步诊断,立即动手做手术。经过三个小时的手术,医生们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病人的生命。这样,自从应用这一规程以来,第一儿童医院已经救活了10名危重儿童病人。

越南胡志明市第一儿童医院院长阮清雄说:“这一规程救了很多孩子,典型的就是去年入院的两名六岁和二岁儿童,这在过去就是死亡,因为反应不快。一般的规程最快也要30分钟。但应用这一规程只需几分钟,所有的急救程序立即启动且动作要快。这也是卫生部门在病人急救方面取得的成功”。

在“红警线”规程中,各部门配合非常重要。“红警线”一旦启动,从医生到保安所有有关人员都要停下手上工作集中救治病人。这时,负责手术的医生要尽快集中到手术室,其他科室如化验、血库、恢复室的医生也要立即到位。保安负责开路,以便最快时间运送病人,因为这时,时间是按秒来算的。从进院到上手术台,所有急救处置工作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样病人才有救活的机会。其中,急救医生在“红警线”规程中承担最重要任务。他们不仅负责本专科的急救处理,还要初步做出诊断,以决定是否启动“红警线”规程。

据胡志明市第一儿童医院急救科副主任丁晋芳医师介绍,医院设置了一套标准,根据这套标准来决定是否启动“红警线”规程。他说:“我知道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动手术。这有一套标准的规程,如病人入院时流血太多导致昏迷,止不住血,那么一定要启动红警线规程。我们不仅参照外国的规程,还要靠现场观察,配合病人的脉搏、血压、失血情况来决定是否启动红警线”。

红警线规程是由胡志明市卫生局副局长、胡志明第一儿童医院前院长曾志尚医生研究提出并参考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有关经验。他说:“有的急救症状如果晚15分钟就救不了了。因此,如果能集中更多具有经验的医生,那么救治的希望就更大。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都成立了快速反应队。今后,我们也要成立快反队负责实施红警线规程”。

胡志明市第一儿童医院的应用实践初步证明了“红警线”急救规程的有效性。越南卫生部门正在继续研究并在越南全国各所医院推广这一规程。(来源:越南之声-VNA)

更多

调查两艘在海上作业时拆卸航行监控设备的渔船。图自越通社

调查两艘在海上作业时拆卸航行监控设备的渔船

11月18日,越南海警第三区司令部职能部门已将KG 94933 TS号和KG 95598 TS号两艘渔船押送至301海队港口,以便对上述两艘存在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迹象的渔船依法继续调查处理。

洪水上涨迅速,并于11月17日下午达到峰值。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以最高应对级别全力抗击暴雨洪灾

面对持续发展的复杂暴雨洪灾形势,庆和省已启动最高级别应对措施。17日晚,省委书记严春成亲赴重点危险区域实地检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最高标准全面落实防洪防涝部署。

海警第一区司令部第 11 支队与越共兴安省宣传和民运部在兴安省东太宁乡联合举办了“海警与渔民同行”计划。图自越通社

提高渔民对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的意识

海警第一区司令部第 11 支队与越共兴安省宣传和民运部在兴安省东太宁乡联合举办了“海警与渔民同行”计划。活动吸引了近 200 名渔民、优抚家庭以及当地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参加。活动期间,第 11 支队向东太宁乡的伤残军人及困难家庭赠送了 30 份慰问品。

2025年7月洪灾导致乂安省美理乡数百间房屋受损。图片:越通社发

乂安省接受国际援助 支持受灾民众

乂安省人民委员会11月16日透露,该省已批准接收由Stichting Oxfam NOVIB组织越南代表处资助的“国际援助乂安省自然灾害灾后重建项目”。这是一笔无偿援助,旨在帮助900户在2025年第三号台风中受灾严重的贫困户、相对贫困户及易受影响群体。

日本境内参与人数最多的越南国旗人形拼图活动现场。图自越通社

民族大团结日活动首次在海外举行

值此越南祖国阵线传统日95周年(1930.11.18-2025.11.18)之际,越南驻福冈总领事馆与旅居福冈越南人协会于11月16日联合举办"在日九州地区越南民族大团结日暨2025年九州越南人体育大会"。

布沥(Bù Lạch)草地有机腰果农业合作社社长氏快与越南英特斯纳克腰果有限公司代表签署腰果收购合作协议。图自同奈报。

从山村走向国际市场

现年41岁、居住在同奈省寿山乡的墨侬族女士氏快(Thị Khưi)不仅继承祖辈建设家乡的事业,而且还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一家合作社的主任,率先把越南农产品带到世界,同时推动可持续的有机农业发展,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过上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