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在越南各个民族中,京族人口最多,文化最为丰富。
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ảnh 1越南传统服装——奥戴(图片来源: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在越南各个民族中,京族人口最多,文化最为丰富。京族服装种类繁多,款式独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穿戴风格。

在色彩斑斓的越南54个民族传统服装画卷中,京族妇女服装犹如一道独特亮丽的色彩点缀其中。到20世纪初为止,越南北方普通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日常穿着的衣服是四襟衣(越南语直译为四身衣)。

衣服有四个衣襟,前面两个不系扣子,而是打结,腰间用布带固定。由于两片衣襟在胸前是敞开的,所以里面要穿肚兜(越南语直译为掩衣)。肚兜一般用白绸或原色丝绸缝制,能展示女性的身材美,包括美肩和细腰。

越南妇女博物馆新闻教育处干部范碧姮表示:“四襟衣有四个衣襟,后面两片衣襟缝在一起,前面两片衣襟打结,并和各种颜色的绸腰带系在一起,让女人更显婀娜多姿。穿四襟衣一定要配肚兜、鸭嘴巾,头戴平顶斗笠。今天,京北地区官贺民歌女歌手依然这样穿戴。”

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ảnh 2四襟衣(图片来源:互联网)

四襟衣通常要配鸭嘴巾。其叠法是用一块方形头巾叠成三角形,戴时要巧妙地使头巾在前额中央形成一个类似乌鸦嘴的形状,头巾的两角要在后颈打结。平顶斗笠较为宽大,有时能遮住整个面部,让其感觉尤为凉快、舒适。不戴时可挂在手上,能更突出京族妇女的妩媚。

南方女性则穿三婆衫。过去,九龙江平原妇女下田时常穿黑色三婆衫,既干净,又好洗。所用布料都是洗后快干的。三婆衫开衩到腰间,让人感觉很舒服,两边前摆均有大衣兜,可放一些小东西,如火柴盒、钱等。由于如此方便舒服,南方京族女性无论是工作、买菜,还是上街,都会穿三婆衫。

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ảnh 3​三婆衫(图片来源:互联网)

范碧姮还介绍说:“三婆衫非常适合南方平原地区水乡的生活环境。当地农民通常穿黑色或棕色三婆衫。穿时,她们还配上一块两色相间的方格长头巾。头巾披在肩上更突显南方女性的淳朴。”

后来,传统三婆衫被城市女性改良成一种既具有民族性,又时髦、秀美的上衣。今天的三婆衫不再像过去那么宽大了,而是在胸部和腰部收紧,使之更贴紧女性的身体。此外,他们还对衣袖和袖口进行各种创新,并采用西方的剪裁方法,加上莲叶型、燕翼型、西服型等翻领。从原来的衣身衣袖连为一体,慢慢地人们将其改良为插肩袖。

上世纪70年代,南方城市普遍采用这种插肩袖方法,让传统三婆衫显得更为时尚。采用这种方法时,前衣身和后衣身被连肩袖隔开,而衣袖的裁片与肩膀连起来,一直到衣领。衣袖稍长,且袖口稍大。很多时候,人们干脆去掉两片前衣襟的口袋,以使三婆衫更加轻盈飘逸。

说到越族妇女,不得不提传统长衣。无论身在何处,京族妇女都对传统长衣引以为豪。传统长衣剪裁非常合身、苗条,带高立领。前后衣襟从脖子一直到脚踝,下半身配上一条裤脚触地的喇叭筒长裤。

有着60年缝制传统长衣经验的河内梁文干街23号永泽传统长衣裁缝店女老板黎氏眷告诉我们:“以前,衣身连着衣袖,按扣要一个个地缝上去。衣领较高,但没有现在那么高,仅为3公分。胳膊肘往上一点是衣袖合缝处。衣襟较大,可合起来。衣身连衣袖式,让人感觉肩膀变宽,而插肩袖式让肩膀变得更加秀美,且依然能突出细腰。现在,主要做插肩袖,简单多了。传统长衣能展示女性的秀美线条,看上去很苗条、柔美。”

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装 ảnh 4奥戴(长衣)(图片来源:互联网)

过去,穿传统长衣时,京族中年女性常用一块布巾裹住长发并盘在头上,外面盘头巾或戴斗笠。小姑娘则盘马尾发,这样显得青春焕发,时尚活力。所用布料种类丰富,一般比较柔软,并采用各种手工装饰或绣花。

范碧姮说:“传统长衣是越南民族文化精华的象征。画家吉祥就是把四襟衣改良成为今日传统长衣的先行者。经历历史变迁并随着西方服装潮流的传入,传统长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但直到今天,它依然保持传统韵味,突显越族女性的曲线和温柔。”

经历数千年发展,京族妇女的服装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设计都极具特色。它以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随着京族妇女和越南其他民族一起融入世界现代社会生活中。(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春谱(Xuân Phả)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自越通社

越南制定全面战略 发展多样且统一的越南文化

各位科学家在研讨会上讨论了越南文化“多样中的统一”的特征,建设多样统一的越南文化任务的重要性,凸显1975~2025年阶段越南在建设多样统一文化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指出其局限性和原因,分析当前越南在建设和发展多样统一文化过程的背景和问题。

2025 年“边疆中秋之夜”在莱州省举行。图自《莱州报》

2025 年“边疆中秋之夜”在莱州省举行

近日,莱州省边防部队指挥部、团省委、妇女联合会、帕秦乡人民委员会、越南工商银行莱州省分行、越南军队电信工业集团(Viettel)莱州省分公司在帕秦乡联合举办了2025年“边疆中秋之夜”活动。

《我看见黄花在绿草地上摇曳》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法国“越南电影周”将展映6部越南影片

2025年12月5日至12日,“越南电影周”将在法国巴黎举行,届时将集中展映6部具有代表性的越南影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越南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风格。

目前,天曲广泛出现在各类文化空间以及文化和旅游活动中。图自越通社

越北天曲之韵 —— 传播遗产价值的珍贵瑰宝

在越南民间文化宝库中,天曲被视为一颗珍贵的明珠,融合了信仰、艺术和人文元素。天琴的悠扬乐声与神圣的天曲歌词交织在一起,超越了村落的空间,成为与岱依族、侬族、泰族灵魂紧密相连的象征。天曲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人与神灵之间的纽带,是对安稳生活、五谷丰收、社会团结的渴望之声。

游客和儿童可亲身体验制作五角星灯笼、走马灯、纸博士、竹蜻蜓等传统手工艺。图自越通社

2025年河内古街传统中秋节活动即将热闹登场

中秋佳节将至,河内还剑郡人民委员会联合还剑湖与河内古街管理委员会,将于9月22日至10月12日(农历乙巳年八月初一至二十一)共同举办“2025年传统中秋节”系列文化活动。

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常务副部长黎海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办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和外交部9月26日下午在河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次举办的“河内世界文化节”相关信息。据悉,该活动将于10月3日至5日在河内升龙皇城世界遗产区举行。

烈日炎风的中部地区,占族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为越南增添了绚丽色彩。图自《越南之声》

占族的重要节庆

在烈日炎风的中部地区,占族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为越南增添了绚丽色彩。在古老占婆塔的见证下,伴随着帕拉侬鼓声和萨拉奈笛音,阳间萨节和卡特节等传统节庆不仅承载着宗教信仰,更是连接人与神灵、天地与你我的纽带。

蓑衣(Suōyī),一种用干棕榈叶制成的乡村服装,不仅是数百年来河静省春禄乡安乐村村民防晒防雨的常用物品。图自越通社

保留蓑衣业的特性

蓑衣(Suōyī),一种用干棕榈叶制成的乡村服装,不仅是数百年来河静省春禄乡安乐村村民防晒防雨的常用物品,也是其勤劳智慧的象征。历经沧桑,蓑衣编织技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价值。

游客们骑在骆驼背上,悠闲地走过沙丘。图自《越南之声》

胞庄—林同省的白沙天堂

绵延无垠的白色沙滩,阳光洒在每一粒沙子上,骑骆驼、驾驶越野摩托车,或是穿上游牧服饰游沙漠,这些独特的体验,都为林同省胞庄(Bàu Trắng)旅游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里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出席晚宴的两国代表和艺术人员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文化合作是越中两国关系中的一大亮点

9月21日晚,越南驻中国大使馆同中国—东盟中心及有关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越中友好交流晚宴。这是是纪念越中建交75周年和2025年越中人文交流年的切实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