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接受现实并找到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的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在未来将持续的风险,要求我们将防疫方针从着力实现“零Covid”转变为用疫苗使新冠肺炎逐渐成为季节性疾病。因此,我们须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率,并将死亡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经济专家:接受现实并找到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的方法 ảnh 1附图:越南水产品。图自 www.saigondautu.com.vn

越通社河内——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在未来将持续的风险,要求我们将防疫方针从着力实现“零Covid”转变为用疫苗使新冠肺炎逐渐成为季节性疾病。因此,我们须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率,并将死亡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越南政府总理顾问组组长阮德坚博士在接受《西贡解放报》采访时就越南疫情形势和新形势下恢复生产的方向如是强调。

阮德坚认为,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外部市场的需求是有的。然而,在长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后,越南的生产能力和国内企业的实力已经严重萎缩。

阮德坚指出,疫苗强国的经验表明,须加快国内生产的疫苗的审批和接种进度,其中国家出资购买“越南制造”疫苗的政策将有助于推进这一进程。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行业造成的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受损程度来提供救助,而不是按行业对所有企业提供同等的救助。

他认为,应将疫情防控和疫苗覆盖放在首位,以保护人民和经济体;为经济复苏调动各种资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支持;同时将经济复苏与经济结构朝数字化和绿色发展转型相结合。

对于越南计划与投资部预测2021年经济增速仅为3.5%-4%左右,远低于预期目标,阮德坚表示,“这是不可避免,不足为奇的”。因为自7月以来,胡志明市和南部省份为防控疫情实施社交距离措施,后来河内也被迫实施社交距离措施。

全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客运和货运活动受限制或暂停;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萎缩、停滞或面临困难,成本远高于往常。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经营成果大幅下降。

因此,未能实现在不可预见第四波疫情的严重冲击的条件下制定的增长目标是理所当然。阮德坚说,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并找到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的方法。

目前,可以说财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阮德坚说,由于许多贷款即将到期,因此今后几年政府的直接债务偿还义务与国家预算收入相比将超出规定。

在他看来,开展扶持计划显然是必要的,但必须考虑将财政和货币政策相结合,并且必须符合预算承受力。(完)
越通社

更多

长沙边防哨所的干部、战士为渔民开展法律宣传普及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南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都是近年来越南高度关注,并不断努力促进革新和完善相关体制、政策与法律。越南坚持贯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方针。党和国家的一切活动都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政府常务副总理、特赦咨询委员会主席阮和平。图自越通社

九二国庆特赦:确保符合条件人员无一遗漏

7月8日下午,公安部召开会议,总结4·30(南方解放纪念日)批次特赦工作,并部署2025年9·2国庆之际第二批特赦决定。政府常务副总理、特赦咨询委员会主席阮和平出席会议并发表指导讲话。

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奖基金会代表团与历届获奖的越南教育工作者以及泰国驻越大使馆干部及人员合影。图自越通社

泰国公主奖基金会促进与越南的教育合作

由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奖基金会(PMCAF)主席克里萨纳蓬·克蒂卡拉(Krissanapong Kirtikara)博士率领的代表团从2025年7月6日至8日对越南进行工作访问,旨在加强与越南的教育合作,与获奖教师网络建立联系,促进亚洲地区的教育事业。

越南驻韩国大使武湖。图自越通社

越南为旅居韩国越南人社群提供法律支持

7月6日上午,越南外交部海外越南人国家委员会与越南驻韩国大使馆、河内市律师协会以及韩国京畿道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旨在为正在韩国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越南人普及法律知识并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成功及时处理3枚危险集束炸弹。图自越通社

广治省:成功及时处理3枚危险集束炸弹

7月6日,据挪威人民援助组织/广治省扫雷项目( NPA/RENEW)流动排雷小组(EOD)表示,已及时接到民众报告并成功处理了3枚在广治省居民区内的危险集束炸弹。

越南八月革命与九二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图自越通社

越南八月革命与九二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刚发布八月革命成功80周年(1945年8月19日-2025年8月19日)和九二国庆节80周年(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纪念标识。该标识图样由河内作者苏明庄设计,用于相关纪念活动的宣传工作。

越南驻老挝大使夫人武氏蓉在老挝儿童医院向一名儿童赠送礼物。图自越通社

老挝越侨小小“爱心饭”传递大温情

在万象市中心佛迹寺的宁静院落里,每周六清晨,“爱心厨房”都像往常一样烟火气十足。一锅锅由信众们精心熬煮的热腾腾的饭菜和稀饭,已成为数百名困境病患的温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