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新农村建设领先全国

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三年来,河内市有50个乡率先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标准,全部386个乡中,有178个基本达到了14至18个新农村标准。
据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三年来,河内市有50个乡率先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标准,全部386个乡中,有178个基本达到了14至18个新农村标准。农村面貌日新月异,首都农民的生活更加文明,并不断得到提高。河内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是大力开展耕作地拼合交换。

家住栋多郡罗城堤路370号的郑氏友阔今年80高龄了,当她回到河内清威县巨溪乡探亲时,对当地面貌焕然一新感到自豪。

几年前,每次回乡探亲,都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没有路灯而行走艰难。自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乡路得到了修建,田间小路也做了整修,尽管离乡数十年了,但她仍积极参加捐款活动,现在,眼看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她感到非常自豪。她说:“现在乡里与过去不同了,进村的路都是水泥路。路上还装有路灯。汽车可直到家门口。乡民的生活都过得好了”。

不仅巨溪乡,目前,河内共有50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领先全国。为取得这一结果,自从2010年着手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河内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了2011至2015新农村建设方向,把耕作地拼合交换作为突破口,并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集中发展高效专产区,为农村建设创造可持续的投资来源。耕作地拼合交换为农村地区开展基础设施长期规划、建设福利工程打下了前提。

河内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阮功帅说:“效果最好的是耕作地拼合交换,建设村庄基础设施、生产服务设施等政策机制的实施。对河内来说,耕作地拼合交换不在新农村建设19个标准中,但如果不进行耕作地拼合交换,那么生产规划,商品化生产,集中生产,提高种植养殖质量也难以实施,所以,我们坚决集中开展耕作地拼合交换”。

耕作地拼合交换首先在一个中央级试点乡,接着在三个市级试点乡开展,然后推广到县级试点乡。

开展耕作地拼合交换后,在许多过去水稻种植收入不高的地方,农民们集中转种鲜花、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等,年均公顷收入7000万至一亿越盾,比过去种水稻高两、三倍。

应和县东鲁乡人民委员会主席丁关珊说:“耕作地拼合交换后村民就搞专产区,水深的地方一边种水稻,一边养鱼、养鸭,高地则种庄稼、水果。水利灌溉系统也得到完善。耕作地拼合交换后改种新品种效果才明显。过去,耕作地有4000万公顷,现在发展到7000万公顷。搞了耕作地拼合交换后,农民种地就轻松多了,过去很忙,几个月也做不完,现在一周就做好了。时间富裕了,还可以做别的事增加收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首都农村地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百分之百的乡路实现水泥化,汽车可直达乡政府办公室,村际公路水泥化率达到百分之95,开展垃圾处理的乡达到百分之98,使用洁净水的村民达百分之90以上。

河内正在开展总结工作,从完成新农村建设标准的乡吸取经验,从而推广到其他乡村。

今后,河内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集中推广高效益模式,发挥合作社作用,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越通社-VNA)

更多

附图。图自https://thuysanvietnam.com.vn/

胡志明市强力行动推进解除IUU“黄牌”

2025年11月,欧盟委员会(EC)检查团预计将赴越评估越南落实有关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相关建议的结果。此次检查被视为在考虑解除对越南渔业“黄牌”警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越南数万名渔民以及水产加工和出口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附图。图自hanoimoi.vn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成龙近日签署第2371/QĐ-TTg号决定,批准实施“2025-2035年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及2045年远景”方案。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图自越通社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

10月29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公布了与非现金支付及06号提案实施相关的最新成果。其中,越南非现金支付持续爆发,通过二维码的交易额增长超过150%。互联网和移动端支付渠道也录得大幅增长,显示出数字支付趋势正日益深入民众和企业的日常生活。

职能力量将岘港市灾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地区洪涝灾害:22080人已安全疏散

根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及越通社驻各地记者消息,由于持续强降雨和洪水形势,截至10月29日17时30分,受灾各省已组织撤离并安全转移了居住在滑坡、洪涝风险区域的7253户共22080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