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蜂窝石古城

从河内沿着32号国道向西走45公里就到山西镇。这里有用独特的蜂窝石建成的近两百岁坚固古城。
从河内沿着32号国道向西走45公里就到山西镇。这里有用独特的蜂窝石建成的近两百岁坚固古城。

山西古城在河内山西镇中心,地处顺艺和梅寨两乡。这是用山西普遍的传统质料蜂窝石建成的军用城。采取沃邦式建筑风格,方形,长400米,高5米,城墙厚4米,设有许多枪眼,以便守兵用枪矛攻击进犯之敌。

四面设东、西、南、北四门,依次名为左、右、前、后 门。门上有望楼,城墙周围有深3米、宽20米、方圆2000米的护城壕,在城墙西南角与积江连通。

围绕正墙有土垒的外城,称为罗城,高3.5米,五角形,外面种着浓密的竹丛。外城也有东、西、南、北 四 门。外城的一段今称罗城街。

城内,以南北为主轴,对称地建设重要工程。正中为“宫女望”,是皇帝出巡歇息之地,也是每年官员举行祭礼或接受皇帝诏书时“ 遥拜”的地方。

敬天殿前是铺砖的大院,院门前有砖砌屏风,上面浮雕“龙云庆会”形像。端门有三个出入口,正对着高18米的蜂窝石旗台。

城西有武庙,供奉护城战斗中牺牲的人员。城四角有四口方形水井,深6米,蜂窝石台阶伸到井底。旁边是省官私邸和公堂。城东是监狱、粮库和士兵家属居住区。

法国远征军医生Charles Edouard Hocquard写于1884年4月的回忆录详细地描写了山西城的建筑如下:“…… 山西城内正中有高18米的旗台,皇帝的行宫和省官的私邸和粮库。旗台前有两个方形砖砌水池,周围有护栏。据说,以前一个水池为士兵提供生活用水,另一个是养鱼池。”

1884年,法国侵略军占领山西城。1924年,印度支那总督马兰颁布决定把它列为古城遗迹。特别的是1946年12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经过近200年多场战争和时间的洗礼,山西古城大部分被破坏,仅剩一些城段、城门、望楼、敬天殿地基、水井、两门神功炮等。

以上述的特别价值,1994年,文化通信部 (今文化体育与旅游部) 列山西古城为国家级历史建筑遗迹。2009年,河内市人委决定修缮、改造、复制古城区的若干遗迹,以便庆祝升龙 - 河内千年纪念大典。目前,山西蜂窝石古城成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历史和军事建筑遗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春天,这里的排排朴树穿上嫩绿的新衣;三月 , 红艳艳的木棉花争奇斗艳。引人注目的是茂盛的数百岁古树,粗糙的树根盘绕城墙,古老苔封的城门勾起游客对流逝岁月的怀思。(越南画报)

更多

本次文化节的一大亮点在于当地社区的全民参与。图自actu.fr

为期十天的活动为法国公众展现越南文化气息

越通社驻巴黎记者报道,以"越南——文化、艺术、美食、音乐与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十四届“Changé d’Air”文化节于11月6日在法国西部卢瓦尔河地区萨尔特省尚热市勒拉布莱文化中心正式开幕。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文艺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永隆省高棉族拜月节隆重举行

11月5日晚,在永隆省月化坊的国家级遗迹与名胜区——欧婆池(Ao Bà Om)名胜遗迹隆重举行拜月节。这是高棉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被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