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同奈省边和陶瓷村是著名的陶艺村之一,陶瓷产品众多,风格独特、品种多样。自19世纪末至今,边和陶瓷村闻名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古陶瓷收藏圈,许多产品被认为是稀有产品。
边和陶瓷村位于同奈河边,有300多年历史。该村以新万、表华、和安等陶窑和边和美术学院闻名。
梅玉儿是同奈省边和丰山 陶窑的老板,她家5代从事陶瓷生产。每天,丰山古陶窑都会开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边和古陶瓷。梅玉儿说: “边和陶瓷采用手绘,每件产品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此受到顾客的喜爱。手工艺陶瓷制品制作精良。与工业陶瓷相比,我还是更喜欢手工制作的陶瓷品。”
边和陶瓷还于1903年在印度支那时期开办了一所陶艺职业学校。这一时期是陶村的黄金鼎盛期,在法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展示时收到很多欢迎。那就是越南陶瓷风格与中国和法国陶瓷风格的结合。不难看出,边和瓷器的装饰题材多为中国风格,有四宝、四神等图案,还有汉字诗歌,越南占族人,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等形象。同奈省艺术文化协会副主席阮氏月说: “边和陶瓷在釉色、图案、尤其是图案装饰技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后来,边和的陶瓷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因为如果只专注于艺术,生意就不会太好,价格也高 ”。
边和陶瓷村的产品因每位工匠的表现手法不同而呈现多样的美感。边和陶瓷的特色在于釉料调配以及陶工的高超技艺。边和陶瓷以其独特的开花铜绿釉而闻名于世。每个陶窑都保守着各自的釉料配方秘密。上釉环节被视为最重要的工序,要求工匠必须具备多年经验。否则,烧制时产品容易变形。
现在,由于很多因素,如款式,图案,边和陶瓷本质上更注重艺术,不太关注日常家居用品和环境问题,所以村里的陶窑不得不改变烧制技术。同奈省博物馆馆长阮越山表示,为提升边和陶瓷影响力,博物馆每年都 组织陶瓷专题展览,并编写陶瓷书籍。
如今,由于多种因素,如边和陶瓷系列偏重艺术性,较少关注日用产品以及环境问题,村里的陶窑不得不改变烧制技术。为了推广边和陶瓷的形象,同奈省博物馆馆长阮越山表示,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陶瓷专题展览,编撰陶瓷相关书籍。
他说: “同奈省正计划成立陶瓷博物馆。有了陶瓷博物馆后,并以边和陶瓷最突出的产品,将更多地向公众介绍边和陶瓷品,这在未来将更进一步提升价值。”
目前,在政府创新政策和促进小手工业发展的鼓励下,边和陶瓷村正在加速发展。现在边和陶瓷村的产品已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边和陶瓷村在生产陶瓷的同时,也结合发展传统工艺旅游,以保存和传承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陶瓷村的传统特色。(来源:《越南之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