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在完成农作物的收获并准备迎接新春之际,广治省西部的帕古族同胞将举行一项独特的祭祀仪式——“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这一仪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帕古族人对山神的感恩之举,祈求山神保佑村民们平安和幸福。
每年新春之初,广治省达克龙县塔如特乡阿良村的克雷氏族(Krây)的人们都会回到故乡。清晨,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传统服饰,聚集在村广场上参加祭祀活动。广场的中央竖起一根高大的木柱,作为祭柱,一根白色的渔线从祭柱延伸到克雷氏族的祖庙,这根线是象征着连接山神的恩灵之绳。
当祭品准备妥当后,一只山羊被绑在祭柱上。阿良村村长,同时也是克雷氏族族长的胡春文手持一块土布站在祭坛前,向山神、河神和太阳神祈祷,感谢它们的庇佑,并祈愿村民们生活平安、幸福、健康、富裕、家族兴旺。胡春文表示,山神恩灵之绳的连接象征着山神与阿良克雷氏族家族之间的深厚恩情.
胡春文: 这一习俗是帕古族的传统,从我们的祖先到父辈、子辈、孙辈,代代相传。这是我们帕古族的传统仪式,意为“吃水不忘挖井人”。
塔如特地区最高山峰普朗山山神是克雷氏族的庇护山神。首次参加祭祀仪式的阿良村的克雷霜(Krây Sương)表示:我们从前辈那里学到了很多,并始终延续着帕古族的传统文化。这个仪式得以传承,没被遗忘。
每隔7到10年,帕古族的“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会举行一次。不同家族根据自身的情况举办不同规模的祭祀。家族成员会根据经济条件贡献牛、羊、鸡等牲畜,制作竹筒饭、竹筒鱼等食物来供奉神灵。所有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必须穿上新衣服和穿上帕古族的传统服饰。为了表达团结,他们会伴随锣钲鼓乐和笙声围着一块新的手工纺织的土锦布跳舞。他们整夜围绕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舞直到第二天早晨,最后以祈求平安的仪式结束。
优秀民间艺术家克雷思长期研究并收集帕古族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是帕古族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祭祀仪式,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仪式蕴含着命运,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但仍有许多人未曾了解。通过恢复和传承这一习俗,后代能够了解祖先的伟大事迹,理解山神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深厚情谊。克雷思指出,这一仪式也是增进帕古族各个村庄、家族之间团结的机会。
克雷思: 这一仪式对帕古族人民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这它,大家能够感受到人与大自然、人与山川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山神的庇护,使得阿良村的人民世代繁衍、生息至今。我们要保护、传承并发扬这一仪式的文化价值。
虽然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变迁,帕古族同胞的“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一度消失。但近年来,广治省达克龙县塔如特乡阿良村的克雷氏族已经恢复并重新举办了这一独特的祭祀活动。这不仅是一个传承给后代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机会,也是帕古族底蕴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一次复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