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化的回声:穿越千年的历史遗产”

河内博物馆近日举行了一场名为“回声”的专题展览,向公众展示了越南2000多年前,从雄王时期到东山文化最辉煌时期的近100件珍贵文物、图像和资料。

名为“回声”的专题展览开幕式。图自qdnd.vn
名为“回声”的专题展览开幕式。图自qdnd.vn

越通社河内——河内博物馆近日举行了一场名为“回声”的专题展览,向公众展示了越南2000多年前,从雄王时期到东山文化最辉煌时期的近100件珍贵文物、图像和资料。

其中一件重要文物是古螺铜鼓,这件铜鼓于1982年在河内市东英县古螺乡的马椥田发掘。铜鼓的图案反映了东山文化时期居民的日常生活,鼓皮中央有一颗十四角星,周围装饰着孔雀羽毛、鸟类以及其他生活场景的图案。

这只是展览中的一件珍贵文物。参观者仿佛能听到东山文化时期的远古“回声”。

越南考古学院的郑生博士表示:“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相比,东山文化可能是当时东南亚最辉煌的文化之一。我们已经通过科学证据证明,东山铜鼓曾漂洋过海,传到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也对此表示认可。”

专家指出,东山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2世纪。尤其是这一时期,越南的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铜鼓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完美展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与越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河内博物馆副经理邓明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雄王的开国功业和东山文化的百年纪念活动献上敬意,同时让这些历史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除了“回声”专题展,河内博物馆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太阳型棋展区。该套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越南传统文化,结合了越南民间游戏和其他传统棋类的特色。制作这套棋的宁光长先生表示:“太阳型棋的创作灵感来自越南传统文化,棋子的设计像铜鼓。我希望能设计出一套每个越南人都可以玩的棋类。”

在专题展期间,河内博物馆还与相关单位合作举办座谈会,并为游客提供多种互动体验空间。(完)

越通社

更多

咸宜皇帝的画作。图自VOV

咸宜皇帝的20多幅画作将在顺化展出

咸宜皇帝流亡期间创作的20多幅油漆画将于3月25日在顺化皇城建中殿展出。展览主题为“天、山、水”,是在越南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咸宜皇帝画展。

“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帕古族独特的祭祀仪式。图自VOV

“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帕古族独特的祭祀仪式

在完成农作物的收获并准备迎接新春之际,广治省西部的帕古族同胞将举行一项独特的祭祀仪式——“山神恩灵之绳连接仪式”。这一仪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帕古族人对山神的感恩之举,祈求山神保佑村民们平安和幸福。

腌肉调料——富有越南西北地区风味特色的土特产品。图自互联网

腌肉调料——富有越南西北地区风味特色的土特产品

凭借雄伟壮丽、荒野的自然景观和凉爽宜人的气候,安沛省一直被视为探索西北地区之游时,不可错过的目的地之一。 不仅如此,安沛省还以特色饮食文化而出名,其中包括令人回味无穷的调料,那就是腌肉调料“蘸腌”(Chẩm Chéo)。这一调料曾经跻身越南全国100土特产品名单。

孟加拉国共产党总书记沙阿·阿拉姆参加由越南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举行的“2025年家乡之春”活动。图自越通社

旅居孟加拉国越南人一向心系祖国

当地时间2月14日,越南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举行“2025年家乡之春”活动,旅居孟加拉国越南人、越南驻孟加拉国大使馆干部及工作人员、孟加拉国嘉宾、部分协会领导人等代表参加。

顺化兴村民间绘画作品。图自越通社

传承与弘扬顺化兴村民间绘画艺术

顺化市顺化郡阳努坊兴(Sình)村的民间绘画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以其独特视觉艺术备受推崇,还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成为顺化古都的文化特色。

越南——街头美食天堂。《图自越南画报》

越南——街头美食天堂

越南街头美食以价廉物美、品尝空间亲切温馨、食材新鲜多样、口味独特而闻名于世,获得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各国元首以及安东尼、拉姆齐、奥利弗等名厨的赞赏。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出席会议。

越南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阮氏云英强调,在数字时代,随着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越南希望加强合作,以有效且适当地发展和管理数字环境中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法国儿童·投入地唱越南民歌。图自越通社

推崇越南语:法国儿童热爱越南民歌

外国人用越南语歌唱并不罕见,但喜欢演唱越南民歌的外国儿童却不多。在法国竟然有一个投入地唱越南民歌的儿童合唱团。这就是来自凡尔赛市的 Choeur Tim 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