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我们必须在思维方式和视野上实现转变;在认识和思想上达成统一;必须超越自我,为国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克服普通的顾虑、担忧、心理和习惯;超越地域心理和情绪,追求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国家就是家园。”这是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于2025年4月16日在全国贯彻落实贯彻落实越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会议上所强调的内容。
“在思维方式和视野上实现转变;必须超越自我,为国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是为了避免在省级、乡级行政区划及撤销县级行政单位过程中出现“我省、你省”、“家园失去名字”的地方主义情绪。
而“超越地域心理和情绪,追求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国家就是家园”,则是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省级党委书记、省级人民委员会主席、省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省级监察长职务由“非本地干部”担任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之一。
狭义上的热爱家乡——热爱村、县、省——是一种值得珍视和尊重的真挚情感;而广义上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则更加神圣。
将规划中的干部安排到一个新的地方担任领导职务,并非不尊重他们对家乡的感情,而是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为 “百姓”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也是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02年1月25日签发关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轮岗工作的第 11-NQ/TW 号决议中提出的干部轮岗政策中的一部分。
领导异地任职制度就是更合理地调整干部任用工作,调派有能力的人才前往需求较大、困难较多之地任职。这也是一项突破口,有助于深入推进领导和管理干部培养培训工作改革。
异地领导将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安排,打破干部工作中存在的落后观念和习惯——地方主义和封闭倾向;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只想选择熟悉、轻松工作环境,不愿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和工作成效的心理等。干部流动犹如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在一个新的地方担任领导职务,使干部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挑战,从而能够胜任不同工作岗位,形成超越单一省市界限的思维和视野。轮岗干部显然能够积累更多经验,获得新视角,尤其是其工作成果的进步或退步将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通过这一方式,主管部门、党员、选民和群众也能更准确地评估领导者的能力。
再加上,目前各省市领导的责任更加繁重,同时也让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根据国会于2025年6月16日通过的《地方政权组织法(修正案)》,省、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本着加强分权分级原则拥有更多权力来处理事务。
新法还规定,在必要情况下,赋予省级人民委员会主席有权直接指挥下级机关处理相关事务,以确保各项事务与行政手续的办理不中断、不延误、高效运行,为人民和企业提供便利。
新法也明确划分了人民委员会的共同权限以及人民委员会主席的任务和权限,倾向于增加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权力。
具体而言,省级人民委员会有12项任务和权限,省级人民委员会主席有23项任务、权限;乡级人民委员会有10项任务、权限,乡级人民委员会主席有17项任务、权限。
这些新规定是一次强有力的改革,旨在强化领导的责任,为地方治理创新注入动力。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仍有14个省、市的人民委员会主席为本地人。到 11月18日,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已有33个由轮岗干部担任领导。剩余的行政单位为庆和省,预计今天也将公布人事安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