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农闲时节,赫蒙族妇女聚在一起绣制新衣,为春节增添节日色彩。这项手工活是她们全年坚持的传统,而到岁末,便将作品完成,确保新年里穿上崭新的服饰,喜迎春天和佳节。
奠边省纳桑乡乡民胡氏艄:“外出工作时,我总会随身带上刺绣活儿,午休时就抓紧时间绣上一会儿。”
制作一件赫蒙族服饰,需要运用织、绣、拼接及布面绘画等多种复杂技艺。绝大多数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只有在将绣好的布片拼接时,才借助缝纫机以提高效率。其中,赫蒙族的蜂蜡绘工艺尤为考验巧手与耐心,是制作过程中最精细的环节。
奠边省纳桑乡乡民江氏堂:“蜂蜡绘技艺由来已久。这些花纹都是根据个人喜好和从小由长辈传授的记忆创作出来的。绘得多了也成了习惯。晒布时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否则蜂蜡会融化。最后,将布料放入沸水中烫煮,高温会让蜂蜡融化,显露出布面白色线条,完成后的作品便呈现蓝靛底上的白色花纹。”
赫蒙族服饰上的花纹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纹丰富多样,以红、黄、白为主要刺绣色彩。布面花纹的创作技法独特且丰富,蕴含深厚的美学价值。
奠边省纳桑乡乡民胡氏朵:“我十岁时母亲就教我刺绣了。学会后结婚生子,我又将这些技艺传授给孩子,让他们绣出与长辈相同的花纹,也保持我自己的刺绣风格。”
奠边省拐多乡乡民劳氏夸:“如今我们村寨就搞旅游了,村里的姐妹们制作了许多服饰,供游客租用,让他们亲身体验赫蒙族服饰的独特风格。”
在现代生活中,赫蒙族的传统服饰不仅是日常穿着,更是记忆与自豪的承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保护与弘扬赫蒙族服饰的价值,就是守护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让这份传统色彩持续闪耀。(完)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