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边桥是20世纪初世界上两座最大钢桥之一,由法国人于1899年动工建设,横跨红河,并于1902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龙边桥在红河跨河桥梁体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长期受历史和环境因素影响,桥梁已出现老化迹象。
根据负责“龙边桥修复研究项目”的Artelia公司研究,桥梁部分结构已严重受损,尤其是桥墩和桥面,亟需采取紧急及中期修复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Artelia越南公司项目总监皮埃尔-伊夫·瓜里尼:“龙边桥的修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首先,这是一座重要的历史工程,包含大量古老构件,修复工作量巨大,同时还需保持部分铁路运行,并尽量减少对现有铁路交通的影响。其次,加固桥墩必须尽量不干扰交通。一旦有替代线路,我们就要暂停运营,以进行桥梁重建。然而,最大技术难题在于整合两段可移动桥梁结构,这是全新功能。”
跨越三个世纪的龙边桥不仅是交通命脉,更是一座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桥梁。研讨会普遍意见认为,桥梁修复必须兼顾其固有的文化遗产价值。
河内建筑师协会成员陈辉莹:“地铁1号线是一条重要轨道线路,但在2004年,由于龙边桥质量有限,列车不得不绕行其他线路。随着修复项目推进,这为河内铁路提供新机遇。我们的方案是让从安园站出发的列车可经龙边桥进入市中心。除了交通功能,我们也非常重视桥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正如其他历史桥梁一样,在现代生活中被充分使用,其生命力也会更持久。”
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博士武氏明香:“修缮龙边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正如法国专家提出的建议,尤其是建立档案资料,将桥梁申报为河内文化遗产。这一工作需由市人民委员会牵头推进。我认为龙边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如果将其打造为未来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这座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承载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地标。”
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独占红河两岸交通要道,但对于河内市民而言,龙边桥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座跨越三个世纪的桥梁是“历史见证”,也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保护与发扬其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为城市空间结构增添亮点,成为首都象征,也有助于传承文化传统,弘扬越南民族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