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西宁——在越南养殖业日益受到国际市场关于质量、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等严格要求的背景下,西宁省早已确立了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战略方向,特别是在绿色养殖领域。凭借远见战略、积极吸引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政策,西宁正逐步崛起为越南南部高科技养殖的重要中心。
以往小规模畜牧模式的失败经验促使许多西宁企业转变思路,与全球农业巨头合作。典型例子是越南雄仁集团与荷兰百年企业De Heus及比利时Bel Ga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应用最先进技术,达到Global GAP 349项国际标准,远超越南本地的VietGAP标准。
当前,雄仁集团与De Heus正推进西宁DHN高科技农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越盾。第一阶段已投入运营;第二阶段包括猪苗、鸡苗、出口肉鸡等6个高科技养殖项目,计划于2025-2030年实施,预计年营收超4万亿越盾,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该项目采用从种源、饲料到屠宰加工的闭环工艺,符合ISO和国际专业标准,使用30%太阳能发电,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除外资合作企业外,本土企业如柏高国际有限公司(Pacow)也崭露头角。创始人阮禄奋(Oàn Lộc Phến)将澳大利亚经验带回越南,发展冷链牛肉供应链,采用现代化工艺、冷却温控在0-4°C、真空包装,肉品保鲜期达21天。当今,该公司已获得ISO、HACCP、Global GAP与清真等国际认证。

西宁领先企业普遍采用“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模式,从品种、饲料、养殖到屠宰、配送,确保品质、安全及国际标准合规。一些企业还将养殖与农业旅游融合,开放牧场供学生、游客参观体验,增强公众认知,提升附加值。
西宁省农业与环境厅厅长阮庭春表示,绿色发展是农业尤其是养殖业不可或缺的要求。未来,西宁将优先吸引具备废物处理、再利用副产物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的企业,推动环保型现代养殖。西宁省同时也注重科学规划,从选址、投资规模到基础设施设计均统筹考量,确保与土地使用、人口分布相协调,同时减少环境影响。一些多层养殖、节水控味模式已见成效。
西宁具备成为高科技养殖中心的所有优势:耕地充足、水源丰富、地处胡志明市与木排国际口岸要冲,劳动力年轻且成本适中。当地政府还始终与企业同行,在基础设施、政策与解难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西宁不仅吸引众多大型企业投资,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闭环、国际合作转型的典范。凭借坚定的绿色发展决心,西宁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国高科技养殖的标杆省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