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据《越南之声》,太海村掩映在太原省的绿色森林中。它不仅因2022年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评为越南首个“世界最佳旅游村”而闻名,更是一个幸福的村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旅游胜地,是团结互助、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太海民族生态高脚屋村保护区位于太原省太原市盛德乡美豪村,占地面积约25公顷,四周环绕着丘陵和山脉。这里是岱依族、侬族、高兰族、山子族、京族等30户民族家庭200多人的聚居区,他们在这里生活和劳作。其中,岱依族人占多数。许多家庭是三代四代同堂。
二十年前,在定化安全区,岱依族妇女阮氏清海决定做一件别人不敢想的事:抵押全部家当,买下30栋老式高脚屋,搬回美豪村。近7年时间里,村民们扛着一根根柱子、一块块瓦片,走过60公里坑坑洼洼的林间小路,来到美豪村的荒山野岭。泰海村副村长黎氏俄分享说:“村长阮氏清海来到这里后,买下了这块地,种树造林。后来,为了保护岱依族文化不失传,这些高脚屋被搬到了这里”。
2003年底,28座高脚屋落成,每座都有棕榈叶屋顶和坚固的木柱,遵循阴阳五行学说,在新土地上重新焕发活力。早年生活虽然困难,但全村人团结一心,努力种粮养畜。渐渐地,太海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繁荣。确切地说,那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模范旅游村。
在太海村,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其中,通过传统高脚屋和家具来恢复物质文化价值。碾米机、水力舂米机、竹筐、水井等事物周边也延续了传统的景观。在棕榈叶屋顶下,非物质文化通过家庭活动传承下去。孩子们接受文化教育,学习民族语言,学唱天伦弹丁琴。同时,烹饪和虔灵仪式也被记录下来,以传给后代。

在村落空间内,规划建设传统工艺保护和展示区。村里有茶田茶坊以种植加工绿茶,有药坊以采购保存药材,在村民和客人有需要时提供;酿酒屋采用传统方法蒸馏酵母酒,供游客参观;食品屋烹制粽子、黑甜饼、糯米饼;编织坊制作竹藤制品,用于日常生活、旅游纪念等。太海村民黎氏好分享说:“我是京族人,不会编织。但搬到这里后,我就跟岱依族人学会了编织。村里的长辈教会了我这门手艺。后代想学,我会教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学,一起保护村庄的文化”。
2014年,太海正式成为太原省旅游景区。虽然大多数旅游景区都采用个体经营模式,但太海人却保持着同做共享的方式。在这里,人们不留私钱,生产、农业、旅游收入全部上交村里的共同基金。从日常伙食费到孩子的教育费,所有费用都由村里承担。太海村副村长黎氏俄表示,太海村从一开始就立志发展旅游业,不是为了商业化,而是为了传承文化。游客来这里是体验生活方式。这里没有豪华的酒店客房,只有高脚屋,简朴的饭菜,却充满着人情味。黎氏俄表示:“上一代人有建立村庄的功绩,下一代人也必须建设村庄,热爱民族文化和遗产。此外,我们还要培养文化知识,向游客传播。下一代总是想成为旅游大使,向所有人传播文化”。
当地风土人情和原始文化的美好价值所形成的宁静与美使太海成为对来太原旅游的游客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特别是2022年太海荣获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颁发的“最佳旅游村”称号后,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加。每年,该村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游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