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仅是一个超大规模 的金融项目,如果成功实施,该中心将成为全球资本流入的跳板,为金融市场带来突破,并提升国家的经济地位。但如果慢一步,越南很可能面临落后危机。”
上述是 越南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全球变革研究所(TBI)原执行主席查德·麦克莱伦(ông Richard D. McClellan)在4月16日举行的“国际经验和银行系统在金融中心的作用”座谈会上发表的观点。
为什么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与会专家代表在座谈会上指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IFC)是越南推动体制改革、释放资源、提高竞争力和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决策之一。
查德·麦克莱伦表示,来自雅加达、吉隆坡、曼谷等地区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加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要求越南要迅速采取行动。拖延不仅会影响越南吸引投资能力,还会威胁到越南的长期增长基础。
查德·麦克莱伦指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事在必行,国家银行在制定合规路线图、确保落实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建议方面,应当发挥核心引导作用。

越南财政部经济金融战略与政策研究院金融市场发展部副主任刘映月表示,应出台特殊激励政策,吸引对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投资。
目前,有许多国际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靠近越南,例如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中国),为了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好处,需要专门的规定以及国内外金融中心之间的联系。
可以看出,胡志明市的发展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岘港市的发展定位是区域金融中心。这两个层级可避免国内两个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
刘映月指出,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能够与地区竞争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要关注金融中心排名指数(GFCI),包括税收和商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声誉等5个指标。
制定安全有效的法律法规
越南国家银行金融机构安全局局长阮德龙表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越南 的重大政策,也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不仅在人口规模、地理等方面,而且还在法律法规方面。
阮德隆局长指出,在越南,我们制定了一些严格的法规来确保宏观经济安全。此外,越南与贸易伙伴的承诺中仍存在有关市场保护的规定。在越南现有的条件下,开设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规定较为严格。

财政部代表也承认存在一定的挑战。法律法规体系仍未满足国际标准,缺乏对跨境交易和投资者保护的规定。
针对此事,刘映月表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套完善、灵活、先进的机制体制。要与全球接轨,发展数字金融区,支持初创企业和金融科技开展新服务试点。在交易、数据管理和金融安全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此外,有必要对在国际金融中心运营的组织和个人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