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科学研究不仅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知识。近年来,随着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方面的投资政策不断推进,各大学的科研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
促进科研工作
为满足科研实际需求,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在建设科研队伍、投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聚焦重点研究领域方面出台了多项突破性政策。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对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颁布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的第57号决议寄予厚望,期望该决议为科研活动注入新活力,带来重大成果。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VNU350)关于“吸引、留住和发展优秀青年科学家及顶尖科学家计划”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已吸引23位科学家加入该大学下属的各大学、研究院和研究中心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位博士毕业于世界100强大学。
基于这一成果,学校于2025年2月继续推出“客座教授计划”,其中提出到2030年前邀请并聘任100位客座教授(全球杰出的专家、科学家)的目标。该计划希望这些客座教授能在教学、科研与创新活动以及国内外合作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计划优先的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医学、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型物流等。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校长武海军表示,人力资源是决定一个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一所大学没有杰出的科学家,就不具备真正的大学性质。因此,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高度重视吸引人才政策,以提高单位的教学和科研质量。
为满足科研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各所大学的实验室系统获得大量投资,配备代化设备。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的国际大学的生物技术实验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投资约400亿越盾。该实验室正在开展全球领先的细胞重编程、珍稀动物基因资源保护等核心技术研究。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国际大学生物技术系主任阮文顺表示,实验室目前有4名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以及常年有40至60名本科生在此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研究方向集中辅助生殖、干细胞、动物基因、早期遗传诊断等新技术的发展。他说:“建立实验室只需经费,但要维持、发展并使其持续运转则并不容易,因为还需要人力、课题和资金……我们对第57号决议带来的积极信号感到非常高兴。这些突破将极大推动高校的科研活动蓬勃发展。”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理工大学微芯片与高频系统实验室自2013年起建设,专门从事高频芯片的设计。通过多个研究和合作课题,该实验室已设计出数十款芯片,转让给国内外重要合作伙伴。理工大学电—电子系副主任黄富明强表示,目前该实验室研究人员约有15人。此前,该研究组已与Viettel合作设计5G芯片,未来将研究新一代信息系统(如6G)和高速光通信系统所用的芯片。
黄富明强指出,半导体芯片是高科技领域,需要高质量人力资源,研究过程中的经费需求也非常高。除了来自大学的研究力量,如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外,还需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国内外专家的参与。此外,芯片设计软件成本极高;研究项目通常周期较长;设计完成后还需试验制造。
“设计微芯片,尤其是应用于新一代信息系统、光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先进芯片,具有高风险,可能会失败。这是让科学家们头痛、并对承担大型项目感到顾虑的原因。我们非常高兴第57号决议已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从赋予研究组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到接受重大科研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因素让科学家们更大胆、更积极地参与,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实际上,只有接受风险,才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 黄富明强表示。
多年来,胡志明市工业大学持续加强高科技领域的教育培训。学校已建立多个专门研究实验室,配备现代化技术,如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智能电力控制系统等。学校还投资建设了“半导体芯片设计与测试实验室”,以加强该领域的专业培训。
传播创业精神
在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国际大学,创业与创新活动也正在热烈展开,有助于在校内形成创业社区。部分学院、系所已将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课程,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融合了相关知识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重视提升技能的培训项目。2024年,校内共举办了20多个关于创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建立了专家网络,并吸引了学生、校友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参与各级创业创新项目的成果也取得了诸多成绩。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胡志明市理工大学在其教学计划中也高度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尤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支持。学校结合创业思维、创业流程等课程内容,开展课外支持活动和创业比赛,帮助学生和教师在国内外的创业创新比赛中取得佳绩。2021年至2023年期间,学校共支持了182个学生创业与创新项目。
据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介绍,近年来,高校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基本实现了促进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主要目标;同时,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帮助学生构思和实现创业项目。
目前,全国约有58%的高等教育机构已将创业课程设为必修或选修课。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启发活动;60%的学校已成立创业俱乐部。一些单位还设立了学生创业支持基金,主要用于孵化和试验性生产活动。

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推动科技研究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科学研究不仅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知识。近年来,随着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方面的投资政策不断推进,各大学的科研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全国共有逾33800个学生创业项目;由高等教育机构孵化的创业企业、初创项目接近300个。学生创业比例在某些时期最高可达8%。
尽管如此,学生创业支持活动仍存在一些限制,例如:缺乏投资、资金、公共资产使用等方面的突破性政策;学生和支持团队的实践经验不足;创业构想在创新性和新颖性方面仍有待提升等。
专家指出,除了高校的创业教育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协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创业项目也至关重要。学校、创业中心、孵化器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创业项目发展,还能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创业生态系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