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值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九次会议讨论《原子能法》(修正案)之际,直接参与法国大型核能项目的各位越侨专家在接受越通社驻巴黎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为祖国贡献经验与心力的愿望。
“需要改变人们对核能的思维和观念”,这是法国电力集团(EDF)EPR2核电项目建筑队伍总工程师杨成南的观点。他认为,掌握核能技术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挑战,更是全社会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问题。他强调,当提及‘核能’两个字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破坏与毁灭。然而,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想法与选择。我们需要解释,让人们明白掌握核能技术是为了造福人类。
核电不仅仅是反应堆技术的问题,其中争议最大的议题之一是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 这是一个即使在核电站停止运行后,依旧可能持续数千年的挑战。作为2013年获得欧洲地质材料领域优秀博士奖的唯一越南人,并现任法国核废料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项目负责人武明玉博士就此问题提供了深度见解。他指出,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最安全方式,是将核废料储存在适合的地质层中,如粘土、花岗岩或岩盐层。越南虽起步较晚,但这反而是优势,如果能找到与他国研究成果相似的地层,可显著缩短研发时间与成本。

对高级工程师裴阮黄来说,“人力”是首要因素。凭借超过15年在欧洲与亚洲核电项目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经验,裴阮黄表示:“许多工程师和专家人员都希望能回国,为项目管理、协调、监督及质量控制贡献力量。”
裴阮黄透露,目前在欧洲核电建设领域工作的越南籍或越裔工程师大约有近100人,他们是可以参与政策咨询、设计审核与技术评估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然而,越南需要制定特殊政策并营造更加专业的工作环境,才能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回国。
对于“如何确保项目的质量与标准,而不影响项目进度”这一问题,黎国越博士指出,即使建设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人力因素、运行流程与应急响应能力仍是安全保障的关键。
从专家们的真诚分享中可以看出,越南正面临推动核电发展的重大机遇。核电项目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选择合适的技术,还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安全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采用最先进设计标准,按照最严格的法律框架。在海外从事核电领域的越南专家就是一座宝贵的桥梁,帮助越南迅速接轨世界顶级标准。
正如工程师杨成南所强调的:“建设一座核电厂需要最高水平的多学科协作、最优质的产品和最优秀的人才。这些‘最’虽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改变人们对核能认知的契机。”这正是旅外越南专家们希望传递给祖国家乡的信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