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旅游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

近年来,越南各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不断推出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大自然探索与野生动物保护类旅游项目。这类旅游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有助于提升公众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行动力。

游客们参加菊芳国家公园的“回家”之旅。图自nhandan.vn
游客们参加菊芳国家公园的“回家”之旅。图自nhandan.vn

越通社河内——近年来,越南各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不断推出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大自然探索与野生动物保护类旅游项目。这类旅游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有助于提升公众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行动力。

独一无二的体验

今年4月初,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迎来了新“居民”。在20多名游客屏息观望下,一只云豹随着铁笼门打开迅速奔入茂密林中。这一瞬间成为“回家之旅”旅游线路中的亮点——这是菊芳国家公园自2021年3月推出的一项独特旅游产品。

“回家之旅”让游客亲眼见证并参与野生动物救护后的重返自然全过程。这不仅是一次旅游,更是一段与自然保护同行的旅程,其背后是专业团队长期投入的精力、资金和严谨的操作流程。经救护和充分照料后,符合条件的动物将被放归原始森林。

多年来,菊芳国家公园已组织数百次放归行动,释放数千只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园长阮文正表示,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最高目标是让动物重归自然,而“回家之旅”能直观传播这一理念,触动公众情感,激发对自然与野生动物的责任感。

游客潘文松表示:“看到动物重回森林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感,从而更加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不仅是在旅行中,更在日常生活中。”

夏季,菊芳国家公园还推出了“夜间电动车观萤火虫与野生动物”之旅,为游客带来夜间探索多种野生动物(鹿、穿山甲、狸猫、野猫、水獭、懒猴等多种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和觅食的体验。

除菊芳外,富国、吉仙、主山、吉婆、三海、Yok Don、Pù Mát 等国家公园以及清化浦良(Pù Luông)、岘港山茶半岛等自然保护区也纷纷发展起自然保护类旅游。今年4月10日,昆岛国家公园(巴地头顿省)首次推出长达数日的生态旅游线路,前往作为海龟产卵地的部分岛屿。

image001-1d0946b8.jpg
推动旅游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图自tapchimoitruong.vn

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阮克福介绍,昆岛国家公园顺应“亲近自然、参与保护”的旅游趋势,精心筹划推出5-10日深度游,预计2025年夏季将举办10个团。

行程前,游客将接受生态系统、保护原则与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期间,游客将与护林员一起清洁海滩、设置龟巢标识、打扫孵化区,夜间巡逻守护海龟产卵区域,并协助测量、转移龟卵及将小龟放归大海。

推动跨部门协作

在越南2030旅游发展战略中,有效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类旅游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兼顾环保、文化保护与生态保育,对本地社区意义重大。

然而,推动这种野生动物友好型旅游并不容易。菊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与服务中心主任范坚强指出,放生动物必须确保严格的保护标准,以避免对游客构成危险。

救护、保护、放生等环节所需经费高昂,旅游线路设计也必须科学、专业,难以以低价竞争。若缺乏系统组织,反而可能对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造成压力。因此,需要旅游企业、护林人员、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的紧密协作。

专家预测,未来此类旅游将进一步提升品质,活动更加多样,吸引更多家庭游客参与。

越南拥有近180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是发展体验式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宝贵财富。未来,将旅游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完)

更多

清真游客在下龙湾打卡。图自政府门户网

创新服务方式吸引清真游客

清真旅游被视为充满机遇的新蓝海,因为穆斯林群体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越南正积极转型以迎接这一客源,但由于清真旅游具有独特要求,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完成。

富安的美景。图自越通社

赴富安旅游的国际游客量猛增

在4月30日和“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富安省预计接待游客量约达 8.5 万人次,同比增长 55%;其中,国际游客量达 1150 人次,同比增长 38.5% 。

石园被誉为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的“岩石收藏馆”,极富想象力。图自越通社

探索宁顺主山国家公园海岸石园的壮丽之美

位于潘郎-塔占市东北约30公里处的石园坐落于主山国家公园沿海地带,隶属于宁海县永海乡主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里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旅游新地标,让热爱野性自然、喜欢探索奇观的游客流连忘返。

顺化的美食。图自互联网

顺化味道:唤醒古都旅游的新动力

打造“顺化——美食之都”品牌,是弘扬地方饮食文化、提升顺化旅游吸引力的战略举措。这一定位不仅赋予顺化旅游新的魅力,也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价值。

火炉监狱遗迹是河内市数百处革命抗战遗迹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大力开发遗产资源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河内目前是全国首批完成文物普查的地方之一,并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每年,河内市动员数千亿越南盾用于文物修缮、保护与弘扬工作,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为旅游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胡志明市司令部和老战士协会于2022年10月29日在古芝地道历史遗迹区举行2022年“胡志明市老战士、嘉定团战士与老挝和柬埔寨两国大学生”友好交流活动。图片来源:越通社

大力弘扬红色旅游的价值

南部地区在开发、建设、保卫和发展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随着时间推移,每一处遗迹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标志,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无形纽带,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做出贡献。

游客在桂峰县的7层瀑布打卡。图自越通社

4.30假期旅游高峰期:游客尽享假期好时光

为期5天的4.30和 “五一”假期是许多人和其家庭开展自己旅游计划的机会。今年,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这一重要事件也给游客在选择其旅游线路、景点和各项旅游活动中提供许多新的目的地。

庵仙信仰旅游与历史遗迹综合区项目效果图。图自越通社

投资额35万亿越盾的商业服务及缆车项目正式动工

4月26日上午,清化省人民委员会与太阳集团(Sun Group)联合举行了庵仙商业服务及缆车项目奠基仪式。这是总投资额高达35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100亿元)的庵仙信仰旅游与历史遗迹综合区的首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