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日50周年:从“敌方”归来的《战地记者日记》

解放通讯社(“越通社”前身)老战地记者严士泰(1942年生,河静省德寿县人)至今仍为收到美国大使馆于4月18日归还的他在平治天(“广平省、广治省、承天顺化省”拆分前旧称)前线担任战地记者时遗失的日记而感到震惊不已。

老战地记者严士泰翻阅那本遗失近60年的日记,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图自越通社
老战地记者严士泰翻阅那本遗失近60年的日记,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解放通讯社(“越通社”前身)老战地记者严士泰(1942年生,河静省德寿县人)至今仍为收到美国大使馆于4月18日归还的他在平治天(“广平省、广治省、承天顺化省”拆分前旧称)前线担任战地记者时遗失的日记而感到震惊不已。

严士泰惊讶不已,因为此事已过去多年,知情者极少。然而,当他得知那本记录自己学生时代以及战地记者生活的日记已被找到,即将归还时,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这本由“敌方”人士拾获的日记,于2025年4月30日纪念日前被正式归还。

在“兵火平治天”的岁月里,即便是在枪林弹雨之中,这位战地记者依然保持着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将专业报道资料另记在另一册笔记中。

1968年年底左右,严士泰主动请缨,深入935号战役重点地区——治天战场,以获取更多资讯用于写稿和拍照。出发前,他特地拜访军区后勤局局长武合,请他代为保管日记本,并说:“这次参战,生死未卜,请你代为保管,让记者、作家们将来能有资料可写。”

然而,战役结束后,他回到后方时发现驻地已被美军炸成废墟,后勤局存放资料的铁柜全部损毁,负责保管日记的局长助理也已牺牲。

nst2-220425.jpg
老战地记者严士泰的日记副本由美方移交归还。图自越通社

得知遗失日记有望找回后,老记者严士泰每日满怀期待等待消息。在由越南第七军区515指导委员会与美国驻河内武官处协调举办的战争文物移交仪式上,严士泰感动地表示:“我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再见到这本笔记。今天,这件珍贵的纪念物终于归来,恰如‘珠还合浦’。对我而言,它不仅是一件纪念品,更是一段记忆,一部分血肉归来了。”

他还向两国各组织表达感激之情:“我个人以及其他收到纪念物的人,衷心感谢越美两国外交组织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这些纪念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越美战后友谊的象征,承载着人道精神与对未来携手同行的希望……”

在战火纷飞、死亡随时降临的采访岁月里,严士泰和解放通讯社的战地记者们始终坚守阵地,出色完成信息报道任务,为抗战时期的新闻传递贡献了数千篇报道。他曾任解放通讯社承天—顺化分社社长、越通社林同分社社长等职务。

凭借坚定的职业精神与勇敢无畏的气魄,他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平治天战场历史照片。许多作品后来公开,震撼海内外舆论。有些照片甚至引来美国代表团飞抵越南,只为拜访并采访这位历史见证人——一个记录下战争真实与人文关怀的记者。(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夫人会见旅居南非越南人社群。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旅居南非越南人社群

赴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并开展双边活动期间,当地时间11月21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夫人黎氏碧珍及越南高级代表团在比勒陀利亚市会见了越南驻南非大使馆官员及旅居南非越南人代表。

国会主席陈青敏和捷克参议院主席维斯特奇尔。图自越通社

国会主席陈青敏与捷克参议院主席维斯特奇尔举行会谈

应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的邀请,由捷克参议院主席米洛什·维斯特奇尔(Milos Vystrčil)率领的捷克议会高级代表团于11月18日至22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21 日下午,国会主席陈青敏在国会大厦举行仪式,欢迎维斯特奇尔访越。

范明政总理在越南–南非企业论坛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出席越南–南非企业论坛

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及在南非开展双边活动期间,当地时间11月21日上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南非副总统保罗·马沙蒂莱在约翰内斯堡市共同出席越南–南非企业论坛。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开会。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首次举行立法论坛

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2025年8月29日第1405/KH-UBTVQH15号计划,11月22日上午,国会常务委员会以“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律,满足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为主题在国会大厦升龙会议室首次举办立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