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同塔梅

同塔梅素有九龙江平原的“酸质袋”和“洪灾中心”之称,曾经让试图开发农业的许多国际科学家灰心。

同塔梅素有九龙江平原的“酸质袋”和“洪灾中心”之称,曾经让试图开发农业的许多国际科学家灰心。可是,历经40年(1975~2015),南部居民改良酸性土壤和控制洪水事业打造了奇迹,使这个地方变成了国家的大谷仓,有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把越南变成世界大米出口强国。


开发同塔梅的长征

据史料记载,同塔梅的名称从19世 纪初出现,地处前江下游,地形盆状低洼,土壤酸化、芦苇丛生。半年洪灾,一片汪洋;半年干旱,土地龟裂,植物无法存活,只好荒废。法国殖民者占领南部后, 曾派专家实地研究种植水稻,但也无果而归。

酸渍化使土地质量和居民生活大受影响。对于来到此地垦荒立业初期的艰辛,隆安省盛化县新西乡农民阮成才记忆犹新:“当时这里很荒凉,走一公里才能看到一栋 房子。水源严重酸化,居民要把方格巾两头扎住,中间放上灶灰,把水倒进去中和后才能喝。”

国家统一后,面临全国缺粮的紧迫问题,此区各省先后组织移民迁到同塔梅开垦,大规模种植水稻。

今日同塔梅 ảnh 1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干部在稻田酸渍地研究。
今日同塔梅 ảnh 2科学家们在进行同塔梅地质研究。
今日同塔梅 ảnh 3改良同塔梅酸性土壤和控制洪水事业打造了南部居民的奇迹。
今日同塔梅 ảnh 4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干部在考察研究网棚种植的耐酸水稻。
今日同塔梅 ảnh 5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干部在考察研究网棚种植的耐酸水稻。
今日同塔梅 ảnh 6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的适应当地土壤的稻种。
今日同塔梅 ảnh 7隆安省盛化县新西乡种植的柠檬和其它经济作物。
今日同塔梅 ảnh 8在同塔梅酸渍地种植的菠萝。
今日同塔梅 ảnh 9隆安省盛化县渠道旁的居民区。
今日同塔梅 ảnh 10隆安省建祥镇全景。

来自槟椥、前江、金瓯、隆安等地的数千人迁到同塔梅成立种稻农场。6年后 (1976~1982年)共有27个国营农场,形成三个种稻区:永兴、同塔、木化,总面积为222369公顷。由于一年只能种一造,所以效益不高。

谈及征服和改造此地的功劳,同塔梅居民念念不忘已故总理武文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任部长议会副主席的武文杰同隆安、前江、同塔三省领导一起研究了 改造该地土壤的措施,出台了“与洪共处”和“把洪水赶到西海”等计划,排除洪水、引入淡水、去酸洗碱,活化了数十万公顷土地。

从此,很多研究团队、科学家自告奋勇来到同塔梅实地考察研究。胡志明市地理与资源研究院副教授胡文九博士研究组的重要研究课题,堪称同塔梅开发指南。胡博 士认为首先必须搞好水利,其次必须给农民指出什么地方应该种植什么。

在武文杰的给力指导下,上述计划卓有成效地付诸实现。一系列源头渠如鸿御、永兴等,以及28、79、12号支渠得到挖掘,引水入田。

从前江和万古江的淡水注入同塔梅不仅给农田清毒洗酸,而且还有利于向东海排洪,给作物、人民提供淡水。有了淡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荒地面积不断缩 小。

1983年,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在隆安省永兴县成立,其任务是研究在酸地成功种植水稻的切实办法。

在此期间,该中心研究出的深水播种,施用熔成磷肥等措施逐渐广泛应用。同时,大面积种植两造稳收的耐酸、高产、抗病虫害力强的QR 50404 和IR 59606国家稻种。

同塔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阮曰强硕士认为,改造水利系统、找出耐酸稻种、采用有效的种稻技术、化肥及治酸措施是改变同塔梅的重要突破。
 
九龙江平原最大谷

解放后,同塔梅主要种植一造稻,年产量仅约70~80万吨,而今种植面积已增加35万公顷, 可种2至3 造,年总产量可达350万吨(2014年数字)。每年,同塔梅谷仓贡献越南大米出口总量的20%。

今年9月初,我们走访同塔梅正值夏秋造水稻收获季节。路两旁是金黄的稻田,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沥青路、电网和清洁水管延伸到各边境县乡。坚固的抗洪 屋让居民安居乐业。

隆安省建祥镇2013年得到了全面升级改善,是边境地区新农村面貌之一,表明同塔梅40年后的飞跃发展。

隆安省建祥镇宣盛乡40多年与水稻种植业结缘的农民武氏红已经把昔日的30公顷草甸变成葱绿的稻田。从一年一造、公顷产量只有1~2吨,现在一年种到3 造,平均公顷产量为7~8吨,有的年甚至高达10~11吨。

今日同塔梅 ảnh 11同塔梅一望无际的稻田。
今日同塔梅 ảnh 12目前,同塔梅农民实行机械化,增加产量和节省费用。
今日同塔梅 ảnh 13在同塔梅稻田上的收割、脱粒、运输等工序。
今日同塔梅 ảnh 14利用水路运输稻谷到大米加工厂。

目前,除了传统水稻种植区外,同塔梅还种植多种其它经济作物。在盛化、新盛、木化、新兴、永 兴等酸渍地和劣质地上除两造水稻外,年底还间种一造西瓜;前江省新福县多种番薯;隆安省盛化县种植菠萝、火龙果,永兴、新兴县种植菠萝、柠檬等。一些湿 地,重酸地长满了红树林、睡莲、荷花等。


隆安省农业与发展农村厅厅长陈文煌称,同塔梅的农作物结构调整有助于增加产量、种类多样化,面向多种经营。但是,水稻仍是当地主打的先锋作物。

尽管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以正确的方向和适合当地实际的举措,同塔梅正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日同塔梅 ảnh 15南部粮食总公司(VINAFOOD2)大米生产线全景。
今日同塔梅 ảnh 16VINAFOOD2采用日本工艺的安全大米包装线。
今日同塔梅 ảnh 17VINAFOOD2采用日本工艺的安全大米包装线。
今日同塔梅 ảnh 18在 VINAFOOD2检查大米质量。

(来源:越通社《越南画报》)

越通社《越南画报》

更多

双方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西宁省与日本企业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制绿氢

11月26日下午,西宁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文山会见了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总部副总裁守田武雄(Morita Takeo)为首的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和株式会社大林组(Obayashi)工作代表团。

越中签署新鲜菠萝蜜出口议定书。图自越通社

越中签署新鲜菠萝蜜出口议定书

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消息,在11月26日至28日访华框架下,农业与环境部部长陈德胜于11月27日与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代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越南新鲜菠萝蜜输华的议定书。

范明政总理在论坛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经济论坛:专家企业建言加速绿色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共同塑造全球发展未来的背景下,11月25日至27日在胡志明市举行的2025年秋季经济论坛上,众多专家与企业代表针对提升能效、减少碳排放和增强竞争力以加速绿色转型进程的解决方案建言献策。

越南电子产品出口创下纪录。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子产品出口创下纪录

截至2025年11月15日,电子产业出口总额达近1430亿美元。其中,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件出口额达921.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手机及零部件出口额达508.3亿美元,同比增长5%。

对话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澳大利亚力推财政投资合作

2025年越南-澳大利亚财政政策对话于11月27日至28日在河内举行。此次对话系落实越南财政部与澳大利亚国库部2024-2028年谅解备忘录行动计划的安排,是为两国加强财经交流、分享经验、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号召青年企业和企业家争当“六个先锋”

11月27日上午,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任期)在河内举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并发表讲话,要求青年企业须“心明、智清、志远”,青年企业家须“深思笃行、胸怀民族大义”。

胡志明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众多“巨鹰”欲进驻胡志明市越南国际金融中心

许多国际投资者表示,越南国际金融中心落成后,他们都希望参与其中,并扩大与胡志明市的合作。这些信号正在促进胡志明市乃至越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将金融中心早日投入运营。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韩国加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分销物流合作

11月26日,越南工贸部与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在韩国首尔联合举办了第六届越韩分销与物流政策对话会。该年度活动旨在加强双边合作,分享政策制定信息与经验,并促进两国分销和物流领域的企业对接。

论坛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到2030年绿色转型需要投资约280亿美元

与会专家指出,绿色转型已从发展趋势转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实质性、可持续的转型,亟需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支持政策。据最新《国家自主贡献》报告显示,越南为实现2030年绿色转型目标,预计需要约280亿美元资金的支持。

记者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美国看好越南市场

11月25日,在纽约美国常驻代表团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美国农业部负责贸易和农产品事务的副部长卢克·林德伯格(Luke J. Lindberg)在回答越通社驻纽约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希望进一步开拓越南市场。

水产品加工。图自越通社

2025年越南农产品出口有望突破700亿美元

2025年可以说是越南农业实现突破的一年。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农产品出口有望突破700亿美元,这表明越南农业在质量、标准和科技应用方面的飞跃式发展。这一成功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是越南农业战略性转型的明证,转向以质量、技术和深加工为核心的增长模式。

中国(广西)— 越南经贸合作对接活动现场。图自工贸部

越南与中国广西扩大经贸往来

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韦韬11月26日下午在河内共同主持召开“中国(广西)— 越南经贸合作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