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3号决议落实15年 岘港市取得突破性发展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03年10月16日颁布了“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建设和发展岘港市”的第33号决议。
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3号决议落实15年 岘港市取得突破性发展 ảnh 1岘港市一角   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岘港市——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03年10月16日颁布了“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建设和发展岘港市”的第33号决议。该决议实施15年后,岘港市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从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小城市一跃成为了“宜居城市”。

越共中央委员、岘港市市委书记张光义表示,中央政治局颁布第33号决议后,为了有效实施该决议,岘港市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经过15年的时间落实第33号决议,岘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全面,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该市连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其生产总值是2003年的4.2倍。经济结构向服务、工业、建设、农业等正确方向转移,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展。2003-2018年间,岘港市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018年的社会总产值达63.93万亿越盾,是2003年的4.2倍,相当于全国的1.39%。2018年,岘港市人均GRDP约达8280万越盾(约合3677美元),是2003年的7倍,还是全国的1.45倍。

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3号决议落实15年 岘港市取得突破性发展 ảnh 2岘港市夜景 图自越通社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岘港市还注重社会保障工作。2018年,岘港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5402张,平均每一万人口医院床位数约79.17张,每万人医生数量约为17.4名,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5%,是2003年的2.9倍。与此同时岘港市 “无特困家庭城市”的目标基本完成。根据岘港市的标准,到2015年年底,该市已没有贫困家庭。岘港市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同步,与2003年相比,城市空间扩大了两倍以上。在信息技术、通信、供电、供水、照明、树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十分同步,为岘港市带来了新的面貌,成为了一个文明现代的海港城市。另一方面,岘港市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对经济结构调整,吸引投资,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8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经济部部长阮文平与岘港市进行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第33号决议落实15年后,岘港市已取得了许多突出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相当全面,经济结构向正确的方向转移。岘港市逐渐成为全国大城市之一,是国内外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中部西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和发展动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岘港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岘港市确定了今后该市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同时明确以服务、高科技工业和海洋经济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凭借岘港市自身的努力和中央的支持,岘港市力争到2030年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基础设施现代并且活跃发展的海港大城市,同时是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中心以及贸易、金融、物流、银行、工业、高科技、信息技术、辅助产业、教育等领域的中心,并对确保国防安全和捍卫祖国海洋岛屿主权发挥重要作用。(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会见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欢迎企业投资发展智慧城市

7月16日下午,越南政府副总理阮志勇在会见中国CCC基础设施公司总裁Fung Wai Ka Thomas和深圳市恒荣集团董事长赖荣火时,对企业关注并计划在越南,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发展领域投资兴业表示欢迎。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主任、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魏然合影。图自越通社

在新形势下加强越中友好交流与合作

7月16日上午,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在河内会见了由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主任、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魏然率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外交流代表团。

范明政主持召开2025年经济增长情景全国视频会议。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主持召开2025年经济增长情景全国视频会议

16日上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政府总部主持召开政府-地方政府全国视频会议,深入探讨2025年经济增长情景及配套任务措施。会议采用"主会场+34个省市分会场"模式,并延伸覆盖至全国3321个乡级行政单位。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推进政治体系机构精简优化工作

7月15日下午,越共中央政治局第2090号和第2091号工作组在河内分别与国会党组和政府党组举行工作会议,重点围绕落实越共十三届中央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推动文件起草和干部人事相关工作。

河内金融银行大学(FBU)代表团与老挝国立大学代表团举行合作会谈。图自越通社

越老两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合作

河内金融银行大学(FBU)代表团于7月15日至18日访问老挝期间,与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及老挝国立大学举行系列合作会谈,共商高等教育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