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世界局势下越南贸易面临许多挑战

自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世界局势的动荡对越南经济造成巨大冲击。12月9日在河内,越南社会科学研究院举行了题为“分析世界新局势对越南的影响”的国际研讨会。

自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世界局势的动荡对越南经济造成巨大冲击。12月9日在河内,越南社会科学研究院举行了题为“分析世界新局势对越南的影响”的国际研讨会。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了“新危险阶段”。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严峻,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和一系列国家信用评级下降等造成了信心危机,使世界金融市场陷入混乱,证券市场暴跌,黄金价格激增。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继续呆滞。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开始缓慢。失业率处于高位、物价上涨 和紧缩政策引起许多国家的社会动荡。
在研讨会上,各专家对报告的预测表示赞同, 2012 年,特别是2012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总体来看,宏观和微观金融比2011年更低迷。

匈牙利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专家嘉宝(Monori Gabor)认为,在地区经济地图上,越南具有更大优势。近期,许多动态表明韩国、日本等地区发达国家的投资资金正向拥有投资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越南应制定积极措施来平稳宏观经济,树立信心并加强竞争力。

各专家还认为,当世界各国在新背景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重组与国内需求相结合时,越南应抓住机遇,努力参与全球价值链当中。(完)

更多

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参加座谈会。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保加利亚探讨促进经贸投资合作的途径

7月3日,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与保加利亚商工会(BCCI)联合举行越南—保加利亚经济合作论坛。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保加利亚商工会主席茨维坦·西美昂诺夫(Tsvetan Simeonov),保加利亚外交部副部长尼克莱.帕夫罗夫(Nikolay Pavlov)等领导代表一同出席。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对美市场贸易促进研讨会即将举行

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近日表示,将于7月16日以线上形式举办“对美国市场贸易促进促进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聚焦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包括美国消费趋势、技术标准、原产地规则、进口税、物流体系,尤其是跨境电商渠道。

越南许多地方都拥有巨大的碳信用额利用潜力。图自互联网

地方经济与碳信用额

越南许多地方都拥有巨大的碳信用额利用潜力。如果得到充分重视,这将为当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2025年上半年越南冷冻榴莲出口同比增长两倍。图自越通社

2025年上半年越南冷冻榴莲出口同比增长两倍

2025年上半年,越南新鲜榴莲出口总量近13万吨。其中,冷冻榴莲出口量为14282吨,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冷冻榴莲出口前景持续向好,因其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保鲜周期。 ​

和发集团最大吨位货船The Momentum号已投入运营。图自越通社

和发集团最大吨位货船已投入运营

越南和发集团近日接收载重达11万吨的干散货船The Momentum号,这是目前该集团船队中吨位最大的船舶,标志着和发为扩大海运运输能力、准备在和发榕桔钢铁综合体加速生产阶段的重要一步。

越南橡胶行业力争2025年出口额达33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越南橡胶行业力争2025年出口额达33亿美元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既定2024年橡胶出口额约达33亿美元的目标,较去年同期下降4.6%。若今年上半年橡胶出口额达到12亿美元,那么下半年需完成21亿美元出口任务。

2025年6月越南水产品出口额8.76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越南水产品出口面临不可预测挑战

据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越南水产品出口额8.76亿美元,仅同比增长4%,为上半年最低增速,远低于5月超20%的增长水平。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越南与美国近日就建立公平互惠的贸易协定框架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分析人士指出,这一重要成果得益于越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布局和充分准备。

《PassportNews》杂志对越南驻以色列大使黎德忠的专访,发表于7月1日。(屏幕截图)

《PassportNews》杂志:越南与以色列携手共踏新征程

在越南与以色列在贸易、旅游、投资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越南驻以色列大使黎德忠近日接受了《PassportNews》杂志的专访,就两国合作前景、未来愿景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享。

财政部税费政策管理与监督局副局长张伯俊回答记者的提问。图自越通社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提交2025年10月国会会议

7月2日下午,在财政部举行的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记者会上,财政部税费政策管理与监督局副局长张伯俊表示,财政部已会同各部委、行业和地方政府起草《个人所得税法》替代法案,并将其上报政府,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该法案纳入2025年法律法令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