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正式闭幕

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11月28日在胡志明市落下帷幕。本届研讨会在开放、坦率真诚、求真务实的气氛中进行,为推动国际合作,为东海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正式闭幕 ảnh 1越南外交学院院长阮武松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胡志明市​——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11月28日在胡志明市落下帷幕。本届研讨会在开放、坦率真诚、求真务实的气氛中进行,为推动国际合作,为东海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此次研讨会以“东海:合作共促地区安全与发展”为主题,由越南外交学院(DAV)、东海研究协助基金会(FESS)及越南律师协会联合举办,吸引200名国内外代表,其中包括90名国际学者和外国驻越南代表机构代表出席。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共同讨论地区和国际问题,影响东海法律至上原则的新动态,从法律和政治角度对海军、民兵和一些海上活动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倡议和意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与会代表认为,2017年东海局势表面平静,但隐藏着复杂难测的危机。各国对历史持有不同的观点、现场发展情况和国际法没有得到充分履行是东海紧张局势升级的主要原因。除了传统安全威胁,东海还面临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海盗、恐怖分子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对这一状况,法律在维护东海和平、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现在可能是未完整的,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依然是维护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学者们认为,各国应致力于寻找一个统一的理解,而不是钻国际法的漏洞,谋取东海利益,在解释和履行国际法时避免“双重标准”。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东盟等东海利益相关方应在本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东盟和中国已通过《东海行为准则》(COC)框架,但要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 COC仍要克服重重困难。另外,各国应认真执行国际法庭的裁决,承担国际责任。

将海上挑战变为合作机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赞赏的主题。学者们认为,各国可以在环境保护、海盗、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等不太敏感的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在渔业领域,各国应关注建立互相信任,确定禁鱼期,深入讨论打击非法捕鱼的措施,保护区建设以及国家对其渔船的管理责任等问题。
在海上安全和预防海上碰撞领域,各国应加强合作,预防海上跨国犯罪,认真履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海事组织(IMO)的《海事安全公约》,其在减少海洋冲突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代表还聚焦讨论COC相关问题。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学者们都认为COC磋商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各方的政治意愿。 COC谈判过程将必须解决相关地理范围、效力和争议条款等难题。
学者们还认为,COC谈判过程应关注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维持现状、保持克制、开展合作的法律依据、东海行为规范,以及在一些领域制定特殊机制,如渔业、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全等领域。
越南外交学院院长阮武松表示,此次研讨会深入讨论诸多问题,在实现“智能”海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东海问题仍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各方应以国际法为基础,充分凝聚政治意愿,采用和谐创新的办法来克服挑战。促进合作,实现本地区和平与稳定。(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充分彰显了“行动中的多边主义”精神

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趁此机会,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就该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接受了越通社驻纽约记者的采访。

2024年越保双边进出口总额达2.6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4.4%。图自越通社

开拓越南与保加利亚新的合作空间

自1950年建交以来,越南与保加利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在国际论坛上一直相互支持。尤为突出的是,双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增长势头,并拓展至科技、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及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附图。图自互联网

《河内公约》:彰显越南积极印记的历史性转折

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采访了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技术解决方案总监苏丹许·米塔尔(Sudhanshu Mittal),就印度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越南在推动地区与全球合作中的日益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奠边省国会代表释德善上座。图自越通社

越南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革新立法思路

10月21日下午,国会分组讨论国家主席、政府2021年至2026年任期述职报告;第十五届国会述职报告(草案);国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国会各委员会、国家审计署第十五届任期述职报告;以及2021年至2026年任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述职报告。